在帮助公众增收减负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在就有关话题采访中产阶层过程中,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即中产阶层虽然会为成了“房奴”、“车奴”、“孩奴”等而倍感压力,但更令他们焦虑的,是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困境、改变现状感到无助。
接受笔者采访的广州一家企业职工小成说,在她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自己没有大幅涨薪的希望,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没有创业自立的可能,除非哪一天自己“撞大运、中彩票”,否则一定会被住房、教育、医疗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压得喘不过气,不仅“中产”不可及,向下流动成为社会底层倒是“大有希望”。
这种预期反映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中产”向上流动非常困难,而向下掉落相对容易,社会流动呈现不畅通的特征。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中产阶层”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经济状况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这一困惑并非“中产”独有,也是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近日,《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等一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而表示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穷人家孩子起点就低、所受的教育比他人落后”等等,种种理由使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认为“穷人命运”很难改变,转而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想法,并引起不少共鸣。
为什么“向上”流动这么难?这里面可能包含个体的、主观的因素,如果自身不努力或努力之后也不达标,再上一层楼自然不易;但如果不是个人因素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值得重视了。
流动的不正常,首先在于很多人收入少、负担重,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截至目前,讨论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劳动所得偏低、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难题依然待解,这无异于抽掉了让社会公众向上流动的梯子。如果养家糊口已属不易,哪还有再教育、创业等阶层“晋升”的机会和能力?
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原来阻碍人们合理流动的一系列制度和社会政策,例如家庭出身、所有制、单位性质、城乡二元体制等等,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正在式微。个人能力和业绩等后致性因素,正成为影响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也在逐渐增强。
但是,一些制度性障碍,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户籍制度、部分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有的正在改革,有的基本没变,至今仍在起着阻隔作用,使社会流动渠道不能畅通。当民众失去向上流动的平等机会时,被“锁定”也就难以避免了。“穷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蚁族”等等,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一个社会的流动渠道越通畅,社会结构才能越公正、越开放、越合理。今后,在帮助公众增收减负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本版9月9日刊发《“中产”的日子不轻松》、《不该褪色的光环》等文后,引起网友热议。
南京网友weiyanan:作者写到的几位应该算是中产中的“中产”了,对那些刚入“中产”门槛的就更不用说了。房子可以住小一些,车子可以不开,但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上学……难啊!
西安网友老知青:支持对“中产”减税,他们很累。
上海网友怪兽:最近要租房子了,去看了看。同样一套1室1厅,2005年每月开价1200元左右,现在开价2500元以上。加上各种东西涨价,等于工资没涨反跌,现在生活压力太大,开心不起来。不敢结婚、更不敢要孩子。
南京网友山谷百合: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像我们一群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如果在低价位时没有买房、家里没有太多基础全靠自己奋斗,真的是被房子害得够呛!每次看到房价刷刷往上涨,都不知道人活着为啥?一个房子就把好多幸福感给消灭掉了!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段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