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著名外语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已在北京征地500亩荒山,计划筹得20亿元资金兴建一所以人文学科为主的民办大学。令他兴奋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将助他一臂之力实现这个大学梦。
“两条腿走路”
“我希望再过50年,当人们提到北大、清华这些学校的时候,也能提到一些私立大学的名字。”俞敏洪说。
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中国民办教育名人指出,真正意义的民办大学应该和公立大学一样是非营利的,而且拥有比公立大学更丰厚的资金,教育质量和公立大学一样好。以此衡量,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样的民办大学。
“中国要提升大学教育的质量,必须引入私立大学,与公办大学一起‘两条腿走路’。”俞敏洪说。
近年,教育质量问题屡屡成为中国公众关注和忧心的热门话题。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
这份中国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蓝图引人注目地提出,公立高校要“去行政化”,同时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并称其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万余所,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水平的民办大学仍寥寥无几。
期待“鲶鱼效应”
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指出,目前中国公办大学竞争意识不足,需要引入民办大学形成“鲶鱼效应”,刺激公立大学改革,推动形成各类学校竞相提高办学质量的局面。
在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最近公布的2010年中国民办大学综合排名中,江西蓝天学院连续第四年名列第一。由于这所大学校企合作办学成效显著,学生就业率高,江西省教育厅甚至要求公办学校向他们学习。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认为,民办高校能扮演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者的角色。他说,民办大学没有官僚习气,没有行政级别,完全可以做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而这恰与中国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方向吻合。
但是,由于办学历史短,且政府财政支持和银行金融贷款有限,处在公办学校夹缝中的中国民办大学,大多只能靠学费维持,学科建设和科研力量明显后劲不足。
摆脱“二等公民”
广东的私立华联大学董事长兼校长侯德富最苦恼的问题就是“钱”,十多年来,他在学校建设和运营上已花费数亿元,而只从一家民办教育基金会获得总额200万元的外来资助,学校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发展极为缓慢。
受传统观念影响和体制制约,民办学校目前在中国很少能沐浴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民办学校的资产不能抵押,向银行贷款也很困难。此外,民办大学学生在就业、考研究生等方面仍然受到歧视,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后生活没有保障、没有职称评审的渠道等,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了民办大学提升水平。
于果指出,学校只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别,不应有公办和民办之分。非营利性学校属于公益组织,政府应同等对待公办和民办学校,否则民办学校将永远是“二等公民”,无法与公办学校抗衡,更无法建成真正的名校。
他表示相信,“如果政府大力支持一批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按规定程序给予其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提高其办学层次,中国未来也能有像哈佛大学一样的世界一流私立大学。”
俞敏洪坦言,要达到与中国公办名校同等的地位,他的大学起码需要二三十年。但中国民办学校的未来是光明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一定会有大批企业家愿意捐款或者投资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国家也会出台鼓励政策。”他说。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李志晖 沈洋 刘宝森 王攀) 编辑: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