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中国日报精选
高速公路和旅游发展严重影响熊猫生存
2011-08-29 15:44:04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傅晓波说,隧道开通后会给王朗带来更多的游客,因为从隧道出来以后距保护区只有两公里。在他看来,游客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旅游做的好的地方,保护做的肯定很差。”他告诉记者,“有人提出保护与发展综合利用,这个不好综合。旅游只要一做起来肯定是强势。保护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而旅游全是产出。”

旅游第一,保护第二

为了保护大熊猫和森林生态系统,1978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然而,根据上一次普查得出的结果,九寨沟已经只剩下两只熊猫了。林业专家把熊猫在该地区的消亡归咎于旅游的发展。据了解,今年九寨沟要完成210万人次的游客接待指标。

范志勇说,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九寨沟的一名工作人员向他抱怨,在九寨沟谈熊猫保护,根本没人重视,也没人关心。

“这话的意思我完全能理解,”范志勇说。“并不是这些做保护的人不愿意做,而是他们在保护区地位低,根本轮不上说话。有谁是把熊猫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终极目标呢?

游客迅速增长,保护压力很大

类似的故事也在其他一些保护区上演着。

从九寨沟开车两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黄龙。2010年,黄龙共接待游客111万人次,今年阿坝州给它下达了160万的指标。在七月份这样的旅游旺季,月底那几天黄龙平均每天接待1万多人。

景区的游人中心附近有两家宾馆,共有151间标间、7间套房。再往山下走一点,一家五星级饭店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很快就要开张。

正在修建和计划修建中的还有铁路、高速公路、隧道和一座新机场。这些基础建设完成后,从四川各大城市到黄龙及其周边保护区的路程将大大缩短。

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赵寿春说,现在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基本上建的差不多了,下一步的打算主要还是放在游客人次上。据他估计,到“十二五”末,黄龙的游客量将达到260万人次。

“这么大的客流增长对保护有很大的压力,”他说。按照阿坝州提出的要求,管理人员会扩大黄龙景区的容量,像丹云峡、牟尼沟都是扩容的一个方向。

管理部门之间利益冲突

范志勇表示,对黄龙来说,旅游的繁荣却有可能意味着熊猫数量的减少。这次全国几个主要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王朗进行试点调查,黄龙没有接到通知,也没有派人参加。

有关专家认为,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体制上的问题。正如范志勇所说:“如果一个地方是唐僧肉的话,谁都想上去咬一口。”他告诉记者,九寨沟至少挂了一个风景名胜区的牌子,一个国家旅游局的牌子,还有一个自然保护区的牌子。不同的管理部门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视线、目的和目标,同时经营管理一块土地,其经营管理理念很可能是冲突的。

对于那些既想保护熊猫又想发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专家建议有关管理者选择三五只熊猫,给它们带上无形的GPS定位项圈,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掌握它们的位置以后,带领十位游客徒步三四个小时,过去看五分钟,然后撤退。

通过限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可以观看什么动物,并且严格限制人数,保护区可以把人对动物的干扰降到最低,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自然保护也好,环境保护也好,都涉及到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范志勇说:“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为这块土地考虑最长久的发展和保护规划,不能把责任推卸掉。一任县政府往往只关心三五年做了什么政绩,让它来考虑这个县、这个区域乃至这个国家几十年几百年的发展规划,那是不现实的。”

他强调:“在中国,我们要完成国土资源的划分。哪些地方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发展的,哪些是留给子孙后代发展的,哪些是留给动物的,哪些是留给植物的。如果不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政府,谁都可以打着政府的名义,打着人民的名义,为了当代人的利益牺牲后代的利益,牺牲其他生物的利益。”

英文原文请见:http://www.chinadaily.com.cn/cndy/2011-08/26/content_1319457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许银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新闻战线 “走基层 改作风 转文风” 活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赴张家口调研 称中国应出高品质牛奶
珍惜“慈善风波”中凝聚的共识(人民时评)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