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
湖北3万人赶考史上最严"国考" 参考人数首下降
2011-11-28 13:26:12      来源:楚天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湖北3万人赶考史上最严

图为:华中科技大学考场考生接踵摩肩 记者李辉摄

昨日,2012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以下简称“国考)笔试结束,全国96万考生竞争1.8万个职位,其中湖北省有3.4万人确认缴费,实际参考的有30785人,比去年下降了约4000人。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及最低合格分数线可于明年1月上旬查询。专业笔试和面试将于春节后展开。

国考变化

不招收应届毕业生报考条件史上最严

今年国考的最大特点是中央直属机构及省级以上职位除极少数特殊岗位外,不再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这将应届大学毕业生“挡在门外”。

从报考条件看,此次国考可谓“史上最严”,岗位要求相当细致、严格,过去“大一统”式的以文凭为报考条件的岗位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岗位都有专业限制,甚至有的岗位专门注明了“需常年出差”、“经常夜班”等。有专家认为,这可以减少考生的盲目报考。

考生群像

不少考生甘愿放弃高薪觉得当公务员更有保障

昨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湖北地区最大的考点——华中科技大学西十二楼,记者随机采访了15名考生,他们来自全省各地,其中8人有基层工作经验。

在考生、家长眼中,“稳定”是公务员岗位最大的吸引力。因此,有不少考生甘愿放弃高薪工作,还有考生直言是被家长逼着来考。

在光谷某软件公司工作的任小姐今年已经29岁,连续5年参加国考,至今连朋友都没谈。在考场外陪考的任爸爸说,女儿在公司已经做到中层,月薪5000多元,但工作压力太大,还是觉得当公务员更有保障。女儿铁了心要考国家公务员,曾经2次闯进面试,要是今年还考不上就考到年龄过界为止。

国考之后,各地省考也将陆续展开,不少考生是抱着为省考备战的心态参加国考。湖北大学文学院研三学生小高说,无论题型、题量,还是题目区分度、难易分布,省考都会受到国考影响。就算国考考不上,也能为省考积累经验。

昨天上午的行政能力测试和下午的申论,均有不少试题涉及社会热点,蛟龙号试水、刑法修正案、日本地震等热点话题出现在题目中,印证了国考以能力为导向的命题原则。

试题特点

行测:阅读量明显增加申论:社会热点频入题

昨日上午的行政能力测试结束后,记者采访了20多名考生,他们都称时间不够用,120分钟做135题,平均53秒就要完成一题,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题目数量没变,但试卷从31页增加到40页,阅读量明显增大,导致行测难度整体增加。不少考生都说,做到最后根本没时间细看材料,只能连蒙带猜。

和去年一样,申论考试仍分为“副省级以上”和“地市级及以下”两套试卷,今年的申论直击社会热点。

副省级以上的主题是道德建设,材料涉及食品安全、徐悲鸿油画遭仿制、网络推手等,考察如何做到经济和道德统筹发展。地市级及以下的主题则是城市公共安全,材料涉及地铁隐患、火灾隐患等,考查公务员应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突发灾难的能力。

专家观点

湖北参考人数首次下滑提国考“降温”为时尚早

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连续两年下降,湖北的参考人数也首次出现下滑,是否意味着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有“降温”迹象?专家认为,“降温”说为时尚早,但考生的选择更趋于理性。

中公教育首席专家李永新分析了国考近几年的报考人数和考录比。2012年国考报名人数约133万人,实际参考人数约96万人,报名人数虽比去年下降了约10万人,但实际参考人数却创历史新高。

今年的考录比为53:1,和去年及前年的59:1相比,虽略微下降,但竞争依然激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最终的竞争比例高达4214:1,创下新高。

应届大学毕业生是报考公务员的主体,但近几年国考报考门槛逐年抬高,今年首次明确省级以上岗位都需要基层工作经历,这使得考生报考更为理性。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李和中认为,“公考热”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如果这一点得不到改善,“公考热”很难降温。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产品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上周五,国家发改委公布两石化巨头前9个月净亏损11.7亿元,与此前中石化、中石油公布的炼油亏损645亿元差额巨大。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889亿元,同比增长50.7%;炼油行业受全年原油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影响,净亏损11.7亿元,同比下降102.4%。>> 详细
点击排行
  李克强: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
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制订校车安全条例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