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葡萄丰收季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隔三差五总会给沈浩墓前送去几串葡萄、几根香烟,乡亲们想念这位下派到小岗村的第一书记。
这是2008年10月7日,沈浩(前右)与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俊昌、严金昌、严学昌交流小岗村的改革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王雷摄
2009年11月6日,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猝逝在他在小岗那间破旧的宿舍里,年仅45岁。悲痛的村民在请愿书上按下一个又一个红手印,要求把沈浩永远留在小岗村。
“我一定按照领导要求,引导和带领小岗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好。”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财政厅第二批选派干部被派往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第一书记。
从此以后,他就成了小岗人的主心骨、小岗村的顶梁柱,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和职责。在六年的下派时间中,沈浩带领群众修路、引导村民发展现代农业、为小岗引进先进工业,将“一夜跨过温饱线、20年没迈进富裕坎”的小岗村一步步引上快速发展轨道。
村里的友谊大道凝结着他辛勤的汗水。修路时,为了尽可能节约资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沈浩决定让村民成为这条路的建设者。那段时间,沈浩天天都在工地上,和村民一起扛水泥、拌砂浆,什么脏话累活都干。有一次,沈浩在即将收工的时候看见一桶水泥泄漏在地上,身边却没有任何工具,情急之下,他就把袖子一挽,双手插进水泥,用手将水泥一捧一捧地运回桶里。
村里的现代农业归功于他智慧的谋划。2006年,在村民纷纷质疑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时,沈浩默默承受着各种非议,挨家挨户向村民耐心解释。最终,小岗村1800亩土地有600余亩得以顺利流转,村里发展起粮食、葡萄规模种植等现代农业。村民严俊昌在这场“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他一个人承包了200亩葡萄园,每亩收益是种粮的10倍。严俊昌父子逢人就讲:“现代化农业是小岗人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