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中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球各方观察家都在聚焦中国的年度政治盛会。在今天的世界上,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9年,中国GDP增速达到8.7%,相对于全球经济-1%的增长率,这是十分耀眼的数字。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从而对世界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复苏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影响力显著上升,国外一些专家学者特别是美国的专家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
“这正是部分美国专家学者反复谈论G2概念的大背景。”张宇燕解释说,G2并非新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国就有一些学者提出了G2概念。“不过当时人们谈论的G2,还不是美国和中国,而是日本和美国。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G2也就演变成了美国和中国。”
张宇燕认为,G2概念的出现和被部分人热议,反映了美国对自身未来地位和影响力的忧虑,同时也是美国人一种自我激励的表现。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1998年中国的GDP是1万亿美元左右,而到了2008年GDP突破4万亿美元,10年间翻了两番,增长了3倍。“如果保持如此稳定快速的增长,10年之后,中国的GDP就会达到20万亿美元。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增长,还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还要做大量艰辛的工作。”
同时,张宇燕对一些美国专家学者提出的所谓“中美共治”或G2概念持有深深的保留态度。
“目前,中国的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多极化进程仍在继续甚至在加速,但美国依旧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预见的是,10年以后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我们需要外部市场来实现国际分工和贸易往来,需要在资金与技术领域与其他经济体合作,需要参与全球治理并使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交必须牢牢把握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等重要理念,特别是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中国的发展寓于各国的共同发展之中。”
张宇燕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曾在芬兰赫尔辛基联合国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所、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7年至1999年还曾担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领事,是中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2004年2月2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解《世界格局和中国的安全环境》。
来源:中新网 编辑:谌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