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族企业为何“短命”?

2012-01-04 15:16:46 来源:科技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家族企业为何“短命”?

  主持人:李 禾(本报记者)

嘉 宾: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陈 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惠森(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 对话背景

首份《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日前由全国工商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和李锦记家族联合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共有790万家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70%以上,其中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据统计,2010年底,我国2063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762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比重达36.9%。

一份调查显示,1990年前后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5年、60%以上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就破产或倒闭,与之相比,近年来民营企业寿命逐步提高,在2010年约为7年,但与日本企业(会社)35年的寿命相比,差距甚远。

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为何如此“短命”?他们目前处于何种状态?

中国家族企业为何“短命”?

只有上升到高层次的“产品价值”竞争,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才能在目前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持续发展。——陈凌

经济奇迹背后的“隐形发动机”

主持人: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处于何种状态?

王忠明:我国现存的家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抽样调查发现,家族企业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和湖北等地,多数尚处创业发展早期;以中小企业为主,所有者权益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75.2%;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调查也显示,在农林牧渔、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卫生和文化体育行业中,家族企业比重甚至达90%左右。即开放程度越高的行业,家族企业比重越高;资本密集程度越低的行业,家族企业比重越高。

从整体来看,家族企业在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工业增加值增速、吸纳就业人数、完成税收等方面多项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有52%的家族企业资本规模实现了增长。

陈凌:家族企业是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隐形发动机”,为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型升级是影响家族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问题。无论在销售额还是净利润方面,有研发投入的企业都明显优于无研发投入的企业。家族企业研发投入与行业特征密切相关,其中卫生、信息服务业和科研技术行业的研发投入较高;从企业规模看,规模大的企业投入更多。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比例随着销售收入的上升而上升,销售收入在百万元以下的企业中,只有13.3%投入研发,销售收入超三千万元的企业有近四成投入研发。这说明了研发活动需要企业实力来支撑,也解读了为何我国家族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研发活动主要依靠自身投入,仅13.1%的家族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得到政府支持,多为制造业企业;从政府提供的技术改造支持项目看,主要是先进生产技术,其次是节能和减排技术,还有环保技术的支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家族企业研究 研发投入 隐形发动机 短命 产品价值  

精彩热图

公司年会中那些有趣节目

全球各大品牌命名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