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2012-01-09 11:24:58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作者简介:吴义江,男,安徽桐城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要:针对有学者认为“竖”的詈语语源本自古代食器或礼器“豆”之“小”义之引申说法,谈不同看法。我们同意“竖”的“竖立”义由“‘豆’有高足可立”而来,但其“詈语”语源则为古代衡制单位表小量的词量“豆”而来。“竖”的“竖立”与“詈语”实为同一汉字之声符兼表不同的义、示不同的“源”的文字现象,不可并作一源释之。

关键词:竖;詈语;语源

古书中“竖”(“竪”的简体。古人以“豎”为正体,“竪”为俗体)常用作詈语,表示鄙视或辱骂,这是读古书的人大多都知道的。但“竖”的詈语义从何而来,却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张鹏丽、陈明富《古书“竖”作詈语考》(以下简称《语考》),[1]对“竖”的詈语语源作了考证,这对人们认识其源出无疑有着积极意义。然而,《语考》所考出的语源,则恐失之确当。

《语考》在引多例“竖”用作表“未冠者”、“孺”、“僮”和鄙视或辱骂义书证后,说:“那么‘竖’为何能表‘未冠者’、‘孺’、‘僮’之义呢?我们从‘竖’的字形结构入手或许能得到答案。《说文·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部》:‘豎,豎立也。从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豆声。’……‘豆’为‘竖’的声符,根据宋代王圣美‘右文说’,谐声字的声符不仅可以表音,还可以表示一个谐声字的意义,即声符可以‘兼义’,可以‘示源’。‘豆’,古代食器及礼器,《说文》:‘豆,古食肉器也。’其外形似高足盘,盘下有柄。主要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多为日常所用,一般不大”。“由于‘豆’有高足可立,因而‘竖’有‘竖立’之义。同理,‘豆’的形体一般较小,因而‘竖’又含有‘小’义,也即‘未冠者’、‘孺’、‘僮’之义”,“进而引申出‘僮仆、小臣’等义,渐渐用作詈语,表鄙视或辱骂之词。”

《语考》说“竖”的“竖立”由表食器或礼器的“豆”而来,是。《说文·壴部》:“壴,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豆。”清·段玉裁注:“豆者,豎也。豆,有骹而直立,故豎从豆。”说“豎”之声符“豆”有“小”义也是正确的。这可从“豆”作他字声符表“小”义看出。《玉篇·刀部》:“剅,小裂也。”《广韵·宥韵》:“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小怒也。”但说表食器或礼器之“‘豆’的形体一般较小,因而‘竖’又含有‘小’义”,而把詈语语源追溯到食器或礼器“豆”上,则属推测之辞,缺乏语言学上的理据。

作为“礼器”,不知是与何物比较而“形体”显得“小”可引申出“小”义?而作为“食器”,怕是不能以“小”称之的。诚如《语考》所言,表食器或礼器的“豆”“主要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出土文物看,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商周较少,而战国则多。其通高、口径、腹深多不一致。如: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直口方唇豆“通高26.4厘米、口径20.6厘米、腹深9厘米”(见附图1),直口平沿豆“通高21.6厘米、口径21.4厘米、腹深4.2厘米”(见附图2),彩漆盖豆“高24.8厘米,盘径18.9*17.0厘米”(见附图3)。战国中期的左使车工尼豆,“通高26.3厘米、口径13.4厘米”(见附图4);战国晚期的□陵君豆(王子申豆),“通高29.4厘米、口径19厘米”(见附图5);战国晚期的铸客豆“通高30.6厘米、腹深8.5、口径14厘米”(见附图6)。且不说“通高26.4厘米、口径20.6厘米、腹深9厘米”的曾侯乙直口方唇豆,作为食器,在今天看来仍称得上是“海碗”,即使余五豆,从口径、腹深(有的未交待腹深)看,也不是现在一般的食器如碗、盘之类能赶上其容量之大的。

再说,“豆”形制大小不一,而作为[]词记录符号之“豆”,代表的是所有的“豆”,而非偏指“形体一般较小”者,不可能仅以“形体一般较小”者为据而引申出“小”义来。

疑“豎”之“小”义,源于古代衡制单位词量“豆”。汉·刘向《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房孺复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月给胭脂一豆,粉一钱。”一豆为一两的一百四十四分之一,在衡制单位中处于“小”的位置,故可表“小”义。南朝宋·鲍照《谢上除启》:“但臣自丁常豆,来涂阶级,非所敢冀。”言自觉才短志小。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呜呼桂树,遂为豆火所焚;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没。”言遂被小火所焚。《汉语大词典》:“豆鼠:鼠的一种。身长约二寸,尾短。背灰色,颈下、腹尾和四肢白色。其皮较贵重。”[2][P5871]虽对豆鼠形状描写得较为具体,但未能揭示其获名理据。其实,“豆鼠”是从“身长约二寸,尾短”角度命名的。“豆”者,小也。是由与其它种类的鼠相较,身子显得短小而得名的。

这个解释可与同表“小”义的“铢”作同向比证。“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在古代衡制单位中“铢”仅大于“豆”,亦属较小的衡制单位,故可表“小”。《汉书·晁错传》:“今秦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言却没有微小的回报。(笔者按:此“两”也引申作“小”而与“铢”同义连用,并为“小”。)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诗:“粤从有文字,精气铢于绵。”言小于绵。《新唐书·蒋钦绪传》:“钦绪精治道,驭吏严整,虽铢秒罪不贷。”言即使细小的罪过也不宽恕。同理相推,比“铢”所表衡制单位更小的“豆”,自然也可用作“小”义。

还可跟与之相对的表“大”义的“石”作反向比证。《汉书·律历志上》:“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者,大也,权之大者也。”“石”为古代衡制量词中最大单位者,故“石”可表“大”义。《庄子·外物》:“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唐·陆德明释文:“石师,又作硕师。”《汉书·匈奴传下》:“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唐·颜师古注引邓展曰:“石,大也。”“石”有“大”义,故作它字声符亦可兼表“大”义。《说文·页部》:“硕,头大也。从页石声。”“硕”之“大”义即源于声符“石”。《文选·扬雄〈甘泉赋〉》:“拓迹开统”唐·李善注引应劭曰:“拓,广也。”《广雅·释诂一》:“广,大也。”递训。宋·徐元杰《黄自然授直秘阁广西运判制》:“尔自然器姿宏拓。”言器姿宏大。《说文·衣部》:“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从衣石声。”五代·徐锴系传引《字书》:“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张衣令大也。”《玉篇·衣部》:“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广大也。”《汉语大字典》:“斫: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大锄。”[3][P849]“拓、斫、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的“大”义亦皆源自声符“石”。

同一汉字之声符兼表不同的义、示不同的“源”的现象是常见的。限于篇幅,这里仅举“悖”字一例,以作比证。《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唐·陆德明释文:“悖,一作勃,同。”另本“其兴也勃焉”晋·杜预注:“勃,盛貌。”汉·恒宽《盐铁论·利议》:“故季桓子听政,柳下惠忽然不见,孔子为司寇,然后悖炽。”“悖炽”为同义连用,并作旺盛。《敦煌变文集·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山远公话》:“是时缥焰连天,黑烟蓬悖。”“蓬悖”即“蓬勃”。言黑烟旺盛。又,《战国策·秦策四》:“秦王悖然而怒。”《韩非子·内储说下》:“王悖然而怒曰:‘劓之!’”汉·王充《论衡·道虚》:“士者悖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也,不宜远至此。’”后三例“悖”与“盛”义通。(详下引《系传》语。)

《玉篇·心部》:“悖,逆也。”《国语·周语上》:“是以事行而不悖。”三国吴·韦昭注:“悖,逆也。”《汉书·高五王传》:“悖逆人伦。”唐·颜师古注:“悖,乖也。”汉·桓宽《盐铁论·诏圣》:“非二尺四寸之律异,所行反古而悖民心也。”言悖逆民心也。

“悖”之“盛”、“逆”二义,所自殆非同一语源。前者源于“孛”之本义,《说文·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部》:“孛,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也,从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人色如也。从子。《论语》曰:‘色孛如也。’”五代·徐锴系传:“言人色勃然壮盛,似草木之茂也。子,人也。”《集韵·没韵》:“孛,色恶也。”《字汇·子部》:“孛,色变也。与《论语》勃如战色之勃同。”而“逆”义则源于彗星的别称“孛”。《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晋·郭璞注:“亦谓之孛。”《春秋·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北斗。”晋·杜预注:“孛,彗也。”《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孛者何?彗星也。”汉·何休注:“状如彗。”《楚辞·王褒〈九怀·危俊〉》:“弥远路兮悠悠,顾列孛兮缥缥。”汉·王逸注:“邪视彗星,光瞥瞥也。”古人以为彗星出现为不祥之兆,预示有兵灾悖乱发生,所以“孛”也就有“悖逆”义。《新唐书·韩瑗传》:“帝曰‘遂良之情,朕知之矣。其孛戾好犯上,朕责之,讵有过邪?’”言乖逆好犯上。宋·罗泌《路史·循蜚纪·次民氏》:“类不孛虽久同理。”言类不相违。清·阮元《畴人传·徐光启》:“月交东骛,月转西驰,两道违行,是生月孛。孛者,悖也。”或正因为此,《汉语大字典》:“孛: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混乱;相冲突。后作‘悖’。”[3][P425]

此亦可证“竖”的“竖立”与“小”义,所自语源可不同。

总之,“竖”的“竖立”义与“小”义,虽然都是由声符“豆”来“示源”的,但其源出所自则不同,不可并用一源释之。

最后再顺便补说《语考》有关“豎”读音引文的一处疏漏。《语考》:“《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豎,豎立也。从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豆声。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籀文豎从殳。臣庾切。’”“竪,《广韵》臣庾切,音树。”“‘竖’的读音,《说文》和《广韵》均为‘臣庾切’。今为‘shù’。”按:说《广韵》给“竪”音注为“臣庾切”,是。但说《说文》也为“臣庾切”,则失审。许慎时代尚无反切,其注音方式则为“读若某”。五代·徐铉始据唐·孙愐《唐韵》加注反切于《说文》每字下,但与汉人读音不符。《语考》误把徐铉所出反切当作许慎《说文》注音了。其实,“竪”在上古读禅纽侯韵,拟音应作[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中古则演变为禅纽麌韵即“臣庾切”,拟音应作[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①下图皆移录于中华鉴宝网(http://2003-5-13www.cchicc.com):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也说古书“竖”的詈语语源

1        2           3            4        5        6

参考文献

[1]张鹏丽、陈明富.古书“竖”作詈语考[J].中国语文,20101.

[2]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张少虎

精彩热图

龙年春晚十大看点大揭秘

企鹅“探访”南极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