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消费刺激政策“收官” 新“接力棒”在哪

2012-01-10 17:38:0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城乡民生消费助力内需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扩内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消费增长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商务部预计201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认为,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角度来看,由于长期的紧缩货币政策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资金与市场两方面的压力,今年推行刺激消费政策有助于促使实体经济摆脱发展困境。

除了引导健康、绿色消费,新的拉动消费措施还将更贴近民生。商务部提出,将在大中城市打造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鼓励发展社区餐饮、沐浴、洗染、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业,深入开展早餐示范工程。加快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体系,培育现代家政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旅游、健身、文化等消费,抓好节假日消费。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此外,在新兴快速增长的互联网购物方面,商务部计划推动出台《网络零售管理条例》,研究制订《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订发布网络小额交易争端解决、网上商业数据保护等政策。

张卫国说:“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能对这个市场充分挖潜,引导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这将有利我国形成一批新的消费热点,并在长期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刺激政策应兼顾公平注重长效化

专家认为,采取鼓励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将在一定时期内带动城乡居民消费热情,起到提振国内需求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兼顾公平,并防止过度消费透支未来的市场。

张卫国认为,在家电、汽车等领域采取的刺激性政策能有效挖掘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并促进相关产业在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形势下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一些措施只是将今后的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出来,能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需要更加注重考虑消费需求增长的可持续性。”

促进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应该注重不同行业间的均衡性。白朋鸣说:“刺激消费也需要着重无差别性利好,例如以税制、社保等财政支出项目促使社会消费全面发展。”

专家建议,在采取措施刺激城乡居民消费时还应兼顾社会公平,让更多的群体享受政策福利,避免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消费人群得到税费补贴等方面的利好。

白朋鸣认为,从当前社会经济组成结构来看,建议考虑社会财富均等分配原则,补贴门槛与普通消费者联系需要更加紧密,避免出现补贴富人消费现象,例如汽车补贴的受用人群在社会总量中占比偏小,但对缩小贫富差距起不到正面作用。

一些专家还认为,从长期来看,要想增加消费动力,还需从根本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并通过自主创新增加有效供给。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说,“脉冲式”刺激政策应注重长效化,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应注重以此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如发展社区服务业就是很好的措施。

“当前一定要强调自主创新,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更多支持,解决核心技术,最终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实现供给有效引领需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接力棒 乘用车销量 消费热点 刺激消费 消费人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龙年春晚十大看点大揭秘

企鹅“探访”南极中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