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度“用工荒”折射城镇化进程困境

2012-02-06 14:56: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我每年年初都要重新找工作,有时一年还要换五六次工作,谁给的钱高我就跟谁干。”刘文志说,城市生活费用太高,房子更是买不起,自己现在每年赚的三四万元钱,还要供孩子上学,靠这些钱很难在城市过一辈子,老了不能干还得回农村老家。

刘文志对未来养老的担心反映大多中国农民工的担心。中国人口计生委去年发布的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较低。就业的流动人口中,52%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特别是在工伤风险较高的采掘、制造、建筑业中,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远未达到《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张卫国说,城市的高房价、养老保险参保率、劳动者收入不高等因素制约了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的不稳定和劳动力流动,又将影响到劳动力关系的稳定性,从而放大了中国的用工紧张现象。

有专家指出,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是46.59%,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33%,这意味着有13.6%,即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这种半城市化现象成为中国劳动力流动性过大的重要原因。

“即使供需每年数量不变,劳动力的流动和重新对接,也会在表面上出现用工紧张或是失业现象,这种就业摩擦在春节过后尤为明显。”张卫国说。

中国的一些企业已认识到劳动者在城市稳定生活的重要性,为维持稳定的劳动关系,他们已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宿舍,甚至为员工买房提供无息贷款,或是提供廉价的租住房。

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说,提高城镇化的稳定性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而目前中国许多企业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外需不景气的局面,要想提高工资水平,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来源:新华网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历年春晚"流行语"见证成长

网友:百元暗藏“跪拜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