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教孩子“学雷锋”?

2012-03-01 07:32:2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家长因时代变迁:为何偏要学“雷锋”?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家长表示“学雷锋纪念日”正渐趋形式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活雷锋”,他们身上“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很感人,这样的人物和事例是孩子们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用他们来教育孩子更合适。

20日下午快下学时,记者在一所小学门口看到,来接孩子回家的大部分都是当年曾热火朝天学雷锋的50岁、60岁的老人。来接外孙回家的张书平阿姨今年50多岁了,说起当年学雷锋的日子,张阿姨有点感慨万千。

“我年轻时是工人,厂里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那时候男男女女争着加班加点,非常流行一句话叫‘埋头干活儿不看天’。”张阿姨边说边学着当年工作时的样子。

“多少年过去了,雷锋也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出了。这个时候跟外孙说雷锋,他就会很有主见地说,‘我要向美国比尔盖茨学习,将来做慈善不是能帮助更多的人嘛。’”张阿姨说,时代在变,每代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啊。

闫卫发的儿子在太原市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上五年级,他告诉记者,新时代下助人为乐,一是不能忽视对方的感受,要询问人家需不需要帮助。二是,孩子还是未成年人,是非的分辩能力还比较弱,应该在家长和老师的监护下进行,单个或几个人的时候不提倡去做。

“比如看到有人落水了、有老人摔倒了,我告诉儿子,你自己还小,不可以自己去救,要用手机拨打急救,或者告诉爸爸妈妈。”闫卫发说,“我告诉他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助人为乐的行为,而且引导孩子向好、善的方向发展。”

闫卫发说,21世纪出生的孩子理解雷锋时代的故事有些困难,比如父母要告诉他们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物质匮乏,所以雷锋叔叔的袜子补了又补。但是他们就会说,现在多买几双袜子是拉动消费、拉动内需。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雷锋 学雷锋纪念日 教孩子 新时期 雷锋精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撒哈拉沙漠奇景“羊上树”

“婴儿瑜伽”震惊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