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员医保”一个都不能少
从城镇到乡村,从职工到居民,从新生儿到老年人,从户籍人口到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全员覆盖让天津市老百姓享有的医疗卫生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一有病,第一反应就是先去身边的社区医疗站,而不是大医院。作为医院门诊部的前移平台,我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跟大医院一样的诊疗。”谈到社区医疗改革的甜头,天津开发区康翠社区的居民们深有体会,成了口碑相传的宣传员。
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天津市已经建立起一项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成了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整合;铺设了一张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信息网,实现了医保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培养了一支懂政策、会经办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队伍,管理服务水平居全国较高层次;发放了一张覆盖城乡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障卡,极大地简化了就医报销程序。
据天津市医改办介绍,天津市去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医院基本药物不加价“零差率”销售城乡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前,天津市医保实现了从城镇到乡村,从职工到居民,从新生儿到老年人,从户籍人口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全覆盖。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平均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居民医保平均报销6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了医改方案提出的城镇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6倍的目标。
名医名家进社区有病先去医疗站
细究一下为什么人们有病了会舍近求远、舍简求繁、舍廉求贵,去大医院而不去身边的社区医疗站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大信任社区医疗站的医疗水平。
天津市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中实施了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便民惠民改革措施。天津市率先在滨海新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并以泰达医院为代表,在康翠社区启动的社区医改试点,无论在医疗服务理念、运行模式还是制度创新等方面,均在国内走在了前列。
泰达医院索性把康翠社区医疗站变成了自己的直属站,将医院门诊前台前移。在社区站,每天都能看到泰达医院医生忙碌的身影。泰达医院的主治医师以上医生轮流坐诊,相当于把大医院的门诊前移到了社区站。居民感到身体不适,会想到先去社区站看一下。若坐诊医生解决不了,可以利用“大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为居民安排去大医院就诊。每两周,泰达医院还安排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到社区站出专科门诊,进行疑难重症的诊治。患者在社区站就可以完成专家会诊、预约住院、安排手术等以往要经过诸多程序才能完成的事情。与此同时,泰达医院还组织名医专家深入社区,定期进行疑难重症诊治和健康知识讲座,为居民零距离答疑解惑。
有了泰达医院这种“一体化、双系统、三级联动”模式的积极服务,难怪康翠社区的居民不再舍近求远地往大医院跑,逢人就夸社区医疗站好。
天津市通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和“高级医师百人团下社区”工程,积极搭建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医疗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让百姓不再为就医看病犯难。
医疗费即结即报规范监控信息化
日均联网刷卡23万人次,年人均联网刷卡结算16次,刷卡结算率接近100%……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显示的是天津市居民医保费用的即时结算量。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并使之持续有效运行,这一医改重大任务的主要内容。据天津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就医报销,天津市人力社保信息管理机构实行了药费结算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目前与全市1300多个定点医院和药店、57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联网结算,联网计算机接近1.5万台,联网结算率近100%。发放社会保障卡900多万张,农村参保人员也一并纳入发卡覆盖范围,实现“参保即发卡、保障跟卡走”。参保人员办理住院手续只需三分钟,门诊看病实行即时结算、个人不再垫付医疗费,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就医报销。
近两年,在定点医疗机构刷卡结算已经成为天津参保人员的首选。在此基础上,天津市进一步实现对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和优抚补助费用的联动结算。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民政、残联等部门,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特困等医疗救助人员和民政优抚、1级~6级伤残军人、非典后遗症患者等,共用一个结算平台,把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优抚补助等政策报销标准打捆,在医院端直接结算,极大减轻了困难群体的垫付医药费和往返报销的麻烦。
参保人员的信息共享,是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的前置条件。天津市把所有参保人员信息集中存放,使信息得以在全市范围内共享。医生在为患者看病的时候,可利用系统详细了解到该患者近期在全市的历史就诊情况,避免重复开药和重复检查。
天津市从2010年起探索在社保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医保监控子系统,成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的“电子眼”。对就诊和费用信息实行实时自动审核,重点监控参保人员的就诊频次和就诊金额、医师大处方等情况,并建立了锁卡、约谈、案件查处等后续处理机制。2011年1月~10月初,天津市通过使用该系统,已对4253名违规参保人员进行了停卡处理(改为事后人工审核报销),对违规过度超量开药的232名医师暂停其医保服务资格,并对情节严重的4起骗保案件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医疗资源再优化医改扎牢服务网
素有昔日皇家粮仓之美誉的北辰区位于天津市城北、北运河畔,是天津城市北移的承载区。该区在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的举措可圈可点。
盘点一系列数字,不难看出北辰区近年来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在实施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区镇两级投入资金972.5万元,新建村卫生所77所,新建面积8699平方米,平均每个卫生所建筑面积113平方米;区财政又投资40万元为新建卫生所购置设备,投资36万元为卫生所配备了计算机;镇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近50万元用于卫生所房屋租赁、装修改造、设备购置以及网络建设等工作。
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和卫生资源的情况,北辰区打破村与村的界限,合理设置农村卫生所——将距离较近且人口少的村卫生所进行合并;对一些超过5000人口的村,考虑到群众就医方便可设置2个卫生所;全区卫生所由118个调整为91个;将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旧村改造和城镇规划中,要求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严格村卫生所的建筑、设备装备、功能设置等标准,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值班室、资料室和药房“五室一房”分开。
北辰区筑牢卫生服务“网底”,可谓是天津市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居民就医环境的一个缩影。天津市近期对2011年度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明确规定了村卫生室承担的具体项目任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落实到农村基层“网底”,进一步强化“网底”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天津市将最终形成以5个医学中心为龙头,8个区域医疗中心、9个专科诊疗中心、12个区县综合医院为主体,以基层卫生服务组织为基础,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表示,“十二五”时期,天津市将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三大健康指标继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记者孔丽频)
点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医保的全覆盖,这是基层医改攻坚克难的目标之一。天津则把“全覆盖”做到了极致,从城镇到乡村、从职工到居民、从新生儿到老年人、从本市人到外来务工人员,一个都不能少。全员医保让天津市的老百姓享有医疗卫生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天津的医保全覆盖是建立在机制创新之上,是以制度安排为保障的。让全体人民共享医改的成果,从目标的设定到真正落实,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天津的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服务理念到位,资源配置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信息共享到位,医改全覆盖才不会落空。(加言)
来源:新华时政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