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缘何争穿“洋马甲”?

2012-03-22 09:23:38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傍名牌”行为,最终伤害自己

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卞向阳说,一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受制于资金、品牌知名度等因素,通过“傍名牌”可以获得暂时的发展。

乔丹体育的经历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晋江县日用品二厂,2000年改名为乔丹体育,当时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此后13年里乔丹体育得到迅速成长,到2009年变更为股份公司时,其注册资金已增至4.5亿元。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分析,乔丹体育折射了国内一批企业的共同困境:不知名时希望“傍名牌”,以促销售;如今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反而抑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更谈不上“走出去”。“一些国际企业会采取‘放水养鱼’的策略,等中国品牌做大了,才发起诉讼,此时造成的打击更大。”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说,“傍名牌”的行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比如香港知名的珠宝品牌叫周大福、周生生,而内地有一家叫‘周大生’的珠宝品牌,很多消费者难以区别。”

“这种‘山寨’化的经营方式,只能获得短期利益,而对于长期发展十分不利,也有损中国的市场形象。”刘春泉说。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邬盛根指出,企业行为是受消费心理影响的,一些企业之所以愿意起洋名或者傍名人,往往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而这种消费心理实际上不理性、不健康。“如今中国制造业水准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应该对国货有信心。”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乔丹 Interbrand 洋品牌 体育 傍名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盘点全球未解之谜

长春:拖着房车接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