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活雷锋” 刘真茂30年守护山林的故事

2012-02-29 13:31:30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站得高,看得远。刘真茂深知狮子口大山的重要性 通讯员 唐天 摄标题书法 胡 琦

湖南省宜章县出了一桩新鲜事。

长策乡有个青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村民们叫他“二流子”。一天早上,他往狮子口大山走去……山上的护林员留住了他,两人同吃同住一个星期。这青年人从山上下来,仿佛变了一个人,从此勤劳致富,还在荒山上种下了一片杉树林。

在宜章县,很多与这个护林员素昧平生的年轻人,慕名前往狮子口大山防火护林瞭望所。他们说: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用竭诚奉献赢来幸福的人生。

这位护林员叫刘真茂,共产党员,复员军人,今年65岁,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已有30年了。他的故事,在宜章县口口相传。大家说他是“大山卫士”、“百姓牛倌”,他在山上的住所,是义务哨所,也是免费客栈。

他为什么独守狮子口?是什么“魔力”吸引着年轻人上山“取经”?记者通过长达一年多的深入采访与观察,印证了宜章人民心中的答案:共产党员刘真茂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是高扬在大山深处的精神旗帜。

“这样的奇迹,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护林是共产党员分内的事。有人说条件这么苦,你还守着这破山做什么,这不等于问我‘你做分内的事情做什么’吗?”

“唰!”一面绑在木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展开。2010年8月1日,建军节。刘真茂和记者一起注视着飘扬的红旗。

这里无法奏响国歌、军歌,但高山之风让旗帜呼呼作响。

狮子口是原始森林,浩浩渺渺,人迹罕至。从最近的山村出发,也要翻过四座大山,趟过三条小溪,才能抵达瞭望哨所。这上山的羊肠小道,是刘真茂一寸一寸挖出来的。

以哨所为中心,刘真茂又向四周挖出五六条山路,里程接近一百公里。

30年了,山路弯弯,记录着义务护林员刘真茂的汗水与足迹。

狮子口大山,位于宜章县、资兴市、苏仙区三地交界处,这是一片“生命绿洲”,拥有35万亩原始森林、7万亩草山以及种类和数量都十分可观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在上世纪80年代,狮子口并不只有刘真茂一个护林员。

1980年,刘真茂担任长策乡武装部长。

看到青山屡遭滥砍滥伐,动物被非法围捕,刘真茂心如刀绞。他主动要求成立民兵护林队。

一支小分队在刘真茂率领下开进大山,在海拔800米的山坳上搭起茅棚。牌子挂起来了,“宜章县长策乡狮子口护林队”几个字分外醒目。

年轻人朝气蓬勃,大显神威,一片片山林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为保持护林队伍的稳定,乡党委和县武装部领导提议民兵护林队同时开展“以劳养武”活动。

刘真茂瞄上狮子口大山丰富的草山资源,发展起黑山羊养殖。

三年时间,羊群发展到300多只,可是一场传染病蔓延,山羊纷纷倒毙,贷款血本无归,刘真茂遭受沉重打击。

山下却是另一番景象。从长期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农民焕发出空前的发家创业热情,一个个“万元户”冒出来了,整天在山上寂寞巡山的护林队员心不安了。既然“以劳养武”搞不下去,工资开不出来,那就回家吧。

护林队员一个接着一个与刘真茂挥别。

更让他揪心的是,湘粤赣三省联防狮子口瞭望所的两名观察员也忍受不了艰苦走了,两间简易房随即被人拆毁。

大家都走了,狮子口大山怎么办?刘真茂的心沉沉下坠。他听有关专家讲过,在地球同纬度地区,莽山和狮子口大山这仅有的两块原始常绿阔叶林,被称为动植物基因库,是异常宝贵的绿色奇迹。

刘真茂说:“这样的奇迹,决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再苦再累,共产党员守土有责!”

一个人的护林生活开始了。

起初他在草坪席地而卧,被小虫子咬,一身疮。尤其天黑之后,大雾上来,气温骤降,又湿又冷根本没法睡觉,一个盹醒来,头发湿漉漉的,一摸全是水。为了寻找天气地理环境条件适合居住的地方,刘真茂经历五次搬迁,一步一步走高,最后刘真茂不顾家人反对,拿出全家仅有的3.6万元积蓄,在海拔1600米的山坳上建房子。

石头房子竣工了。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可是,一日三餐吃什么呢?如果完全依靠从山下运上来,几无可能。

哼着一曲《南泥湾》,他开荒自救。先是挖野菜,后来种蔬菜,养鸡,养羊,养牛。终于,青菜满园,牛羊成群。

一场暴雨袭来。大量雨水夹杂着泥石排山倒海冲下来!菜地毁了,连人都差点被冲下山沟。刘真茂吸取教训,挖起一条长200多米的防洪沟,并多处分流,这样只要不发特大山洪,他的路和地,就安然无恙。

记者上山第一天,刘真茂从夜色里摘菜回来,他头戴矿灯帽,不好意思地说:“电线没接进山,只能用手电和蜡烛。”原来,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护林人,在不通电的环境中整整生活了29年。他购买了3个旧手机、6块蓄电池,隔几天便下山充电,为的是每天向林业局报告情况,并与笔记本上记录的200多个村民随时保持联系。

饮水也是大问题。

由于没找到合适水源,最初,刘真茂只能用木桶去更高的山上挑水喝。

天下着毛毛雨,刘真茂照常挑桶上坡,打满水后,开始返家。突然脚下一滑,他一个踉跄,滚下了山坡。情急中,刘真茂双手一撑,顿感手掌一阵钻心疼痛!一根筷子般粗细的木签扎透了掌心!

狮子口大山方圆百里无人居住,要疗伤只能下山,他不放心山上无人看守,放弃了下山治疗的方案。他自己采摘草药敷伤口。等到扎进手中的木头腐烂、脱离,结疤,痊愈,伤痛整整折磨了他大半年。

这次之后,刘真茂下决心寻找合适的水源。终于,在一个山窝里,他找到了一泓清泉。他下山找来细长的软管,冒着严寒一路挖一路埋,终于将软管铺进了石屋。

路难行。村民说,这里的路连牛都不愿意走,灌木丛生,只有一些砍柴火的人在山脚附近活动。从半山腰开始,所有的路都是刘真茂骑着马,一刀一刀砍出来的。

开路时,也会遇到一些山里的野兽、毒蛇。还有偷猎者安放的捕兽夹,足以夹断他的脚。可他义无反顾,一公里一公里向前推进。

山里的天气,喜怒无常,不期而遇的阵雨经常把他淋透。

一把柴刀,一部手机,一架望远镜,一本地图册,一台收音机,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便是刘真茂巡山的全部“装备”。

刘真茂已经换了两个望远镜了。第一个精准度不高,视野模糊,他怕耽误护林工作,就让儿子从自己的退休工资里拨出4000元,买了一个高清晰的望远镜。

巡山一趟,刘真茂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30多公里。完全住到山里后,小儿子结婚办喜事,他没有回家。老岳父去世,他只请人守了两天哨所。上山以来,他只在家吃过两餐年夜饭。为节省巡山时间,他养成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习惯,甚至只带两个红薯充饥……

刘真茂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他说:“参军时,我只有小学文化,是干部们一路帮助我、教育我,教我用字典,还批准我入了党,从战士干到了连指导员。你们一定知道,我们宜章是革命老区,当年,朱德、陈毅发动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红军在狮子口与白军发生了激烈战斗,好多战士牺牲了。他们走了,我们来了。护林应该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是革命战士的责任。责任就是指分内的事。护林是共产党员分内的事。有人说条件这么苦,你还守着这破山做什么,这不等于问我‘你做分内的事情做什么’吗?”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刘真茂 1980年 共产党员 雷锋日记 山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围观冰冻5000年木乃伊

雷锋精神 永不褪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