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住房保障是如何实现“城乡尽保”的
50岁的低保户王耀平,曾经把自己“住房梦”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读大学的孩子将来找个好工作,让全家人住上新房子。但王耀平的“住房梦”并没有等那么久。两年前,他们一家三口喜滋滋地搬进了50多平方米的新居。
王耀平“住房梦”的提前实现,得益于成都市住房保障政策的庄严承诺:对城乡住房困难人群实现“应保尽保”。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2002年以来,以梯度保障、城乡覆盖、应保尽保为主要特点的“成都式”住房保障,使100多万户城乡居民通过各类保障和安居工程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梯级”制度设计实现保障“城乡全覆盖”
葛红林介绍说,成都市针对全域内不同收入水平的城乡保障对象,构建起了一个阶梯型、递进式的住房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住房困难户、城镇务工农民和家庭年收入3万元、5万元、7万元、10万元以下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对应纳入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房的住房保障体系中,实现“住有所居”
“这样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所有该由政府保障的社会人群都考虑了进来,人们可以‘对号入座’,各取所需。”葛红林说,而且成都的住房保障标准“就高不就低”,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两年调整一次,保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坚持在旧城改造中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要求改造一片旧城区,解决一批困难户。对一些“特困户”,成都市实行保底安置,如果一个三口之家原有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一律按不低于45平方米标准安置,而且被拆迁人还不用支付差价款。对符合廉租补贴的群众,可提前申请,一次性发放5年补贴金,以鼓励被拆迁群众改善住房。据统计,十年来,成都市通过旧城改造共解决住房困难群众17.7万户、50多万人,中心城区低洼棚户区居民的户均面积,由改造前的35.3平方米提高到80平方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保障好城镇住房困难户之后,又将进城务工农民、乡镇和农村的住房困难家庭都纳入了保障体系。只要是家庭财产和收入水平符合保障条件,农村住房困难户、年满35周岁单身农民、进城务工农民也都被纳入这个保障体系。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场镇都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应保尽保,在农村也由政府出资进行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部消除了农村低保户土坯房。
保障方式可灵活转换消灭“夹心层”
44岁无房户玉建英,离异后带着女儿一起生活,家庭年收入3万多元,属于经适房保障对象。考虑到女儿正在读大学,经济压力较大,她申请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现在,她每个月只付不到400元钱,就能住在一套近70平方米的经适房里。玉建英说:“我们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等过两年女儿毕业了,就把房子买下来。我们有优先购买权。”
玉建英说的“优先购买权”,来自于成都住保体系的另一个重大创新——在多种保障制度间设立“重叠边界”,使各类保障对象相互交叉,保障方式可灵活转换,从而实现制度的“无缝”衔接,使保障对象根据自身需求“能上能下”,消灭“夹心层”。
葛红林说,我们通过各项保障制度内部的灵活转换措施,来实现保障政策的“无缝”衔接。比如,我们对暂不租房的低收入家庭,也允许其申请廉租补贴,只是减半计发,存入个人账户,实行专户管理,等他们可以租、购住房时,再行使用;对暂时无力购买经适房的保障对象,可让其先租住、后购买。
一切从困难群众需要出发不搞盲目建设
“我们的住房保障工作已经扎扎实实推进了近十年,很多突出问题得到消除和缓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郑重向社会承诺‘敞开供应、应保尽保’,更加突出实效。” 葛红林说,以前保障房建设是“计划经济式”思维,不少地方是先拍着胸脯要建设多少,建完后再找老百姓来买。结果发现群众不买账,要么位置不理想,要么户型不满意,甚至还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从2005年起,成都调整思维方式,开始用“市场化”的思路搞保障房建设,先组织市、县(区)、街道、社区各级工作人员深入基层搞大普查,查清到底有多少家庭、多少人需要保障?需要什么样的保障?然后,再按这些“订单”要求,按需建设和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
“我们不搞盲目建设,而是按需建设,确保供应。我们也不怕别人说保障的数量不大,因为搞住房保障最基本的前提是,分清哪些人是该政策保障的,哪些人是该走向市场的。只有分清这两种人,我们的保障才能有的放矢,资源配置才会科学合理。”葛红林说。
成都市不搞盲目建设,但在保障建设资金上丝毫不含糊。据介绍,成都市已经建立起土地净收益提取、公积金增值收益划转、财政预算安排为主的住房保障资金长效筹措机制,“十一五”期间已经累计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120亿元。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