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源于透明——代表委员热议“环境民生”新概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温总理强调的‘环境民生’,让人想起近年来发生的海上溢油、河流镉污染、自来水异味等环境突发事件。”部分代表委员呼吁,环保事件处置应增加“透明度”,提高公信力,避免“捂盖子”现象再次发生。
处置“遮遮掩掩” 难免“丢人现眼”
今年2月3日,长江下游一座城市自来水出现异味。该市先是回应说“自来水氯气超量”,时过三天,又改称是“一艘货轮涉嫌排放苯酚污染水源”。由于发布信息不及时,且前后矛盾,导致城内和下游相邻城市一些市民恐慌,抢购超市纯净水。
“这是一次值得吸取的教训。”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高抒委员说,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政府应摒弃遮遮掩掩的习惯做法,知道多少披露多少,“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通过滚动披露来满足百姓知情权。
“可以借鉴莱茵河等国际河流联合治污、监测的经验。”来自上海的周骏羽委员表示,“在全流域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于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项目建立下游参与机制。同时要推进政务公开,增加社会监督。”
“现在已制订《信息公开条例》,关键是不能成为摆设。”王曦委员说,“必须重视公信力建设,‘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对‘捂盖子’行为就是要严肃问责。”
决策“冒冒失失” 后果“得不偿失”
不久前,西南地区一河流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导致沿岸及下游一度吃水紧张。经查,原因是两家企业的生产废液汇集后,通过天然岩溶落水洞进入河流。
“很多污染事件的责任表面是企业,但根子却往往是地方部门。”上海交大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曦委员说,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根本不考虑环境承受力。“一些企业名为‘利税大户’实为‘排污大户’,却依然是政府的座上宾。事实上,治理污染的费用要比企业利税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