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专题>2013专题>全国多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专家解读
燕赵晚报:“责任的沉默”比雾霾更可怕
2013-01-30 16:05:33 来源:燕赵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一月内雾霾四袭京城,逼出月度热词“北京咳”;众多城市连连变身“雾都”,迫使口罩成为百姓生活必需品。风来又去、雾散还聚何时方休?

同呼吸,共责任。笼统的科学解释和推卸责任的习惯性做法,带不来果断有效的疗伤措施和明媚干净的未来!人们期盼着风吹雾散,更强烈呼吁相关企业和部门打破沉默,在解释和决心之外,直面问题,正视责任,认真回应社会关切、用务实的作为拨开遮掩人心的迷雾。

“中国式油品”何时升级?脱硫谁来保障?企业不能再逃避。面对国内油品质量落后于多数先进国家的现实,“北京特用油品标准全球最严”之类的辩白无疑显得苍白。油品可以特用,空气却无法隔离。既然如今“油品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消除尾气污染就只等相关利益企业打破“向钱看”思维,在利益和责任间做出明智选择。

保障环境政策执行落实,各级政府不能再缺位。对毫无环保措施的炼油作坊、肆意篡改脱硫记录的热电企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扎扎实实治污染、抓环境,依然拷问着各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责任。“先污染后治理”、“一任领导抓政绩、管他下任再治理”等等,危及的已不仅是子孙后代,更有当代人的健康呼吸。

让责任单位和企业开始行动,让监督各部门不再失声缺位,需要所有公众共同参与监督。因为全民关注,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举国共识;因为共同呼吁,PM2.5从陌生概念走向实时监测仅用了一年……下一个一年,环境监测的口子能否放开、汽车能否喝上环保油、干部唯GDP的政绩观能否真正改变,每一个人都不能再袖手旁观。

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利益格局博弈调整需要时间,但健康不应成为等待中的牺牲品。吹散雾霾,有所作为的第一步是打破沉默,人们期待真抓实干化为长效劲风,吹散我们身边和心头的雾霾。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谁是最美基层法官
为民之美、公正之美、清廉之美、奉献之美,谁是美基层法官>> 详细

各地新闻
日前,浙江金华国土资源局婺城分局下属的一名土管所长上班时间与一女人露骨聊天被曝光后,引起公众热议。根据《金华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和效能问题暂行办法》的规定,金华市国土资源局决定给予张某免职处理;国土局纪委同时对此事立案调查。>> 详细
点击排行
  习近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视察空军机关指挥楼 内景曝光(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