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眼里的节后楼市:或叹生存难 或言房好卖

2012-02-14 14:22:05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但即使这样,收入也有些“可怜”。“过去好的时候拿过五位数月薪。”小谢回忆,“现在就差远咯!”

员工的薪酬,张成红最清楚。和多数房产中介一样,他手下业务员的收入包括底薪和提成——底薪1500元,交易成功则提成30%,也可以选择不拿底薪,这样可以提成50%,一些能力强的业务员,往往会选择这种方式。

“形势好的时候,最好的业务员月收入多达3万元以上,甚至五六万,都买房买车了。”张成红说,“不过现在,除了个别能力特别强的,大多数还是先拿底薪,至少保证基本生活。”

应变动向解析

缘何业绩不降反升?反而“房子好卖了”

如何看待未来?普通住宅标准放宽是利好

“相比调控前,房子反而好卖了。”小潘说。

他是闵行区一家知名房产公司的中介员,他所在的门店,去年12月份成交量相比11月不降反升,别墅也卖出去近10套。这位未满20岁的小伙子,最好业绩是去年8月——提成3万元,来源于两套二手房成交和两套出租。怎么做到的?小潘很谦虚,将“房子好卖”归为“个案”,“可能是我比较会‘磨人’吧。”小潘说,他一个月要打2000多个电话。如今,“更好卖了”的核心原因在于:调控以后,他之前常联系的“投资客”全没了,剩下的都是“刚需”买房者。

有一些房确实依然“好卖”。记者探访了宝山、普陀、闵行、浦东等地的多家房产中介,“难卖”、“难做”的声音占了其中大多数,在中介业滚爬稍久的,不等记者发问便会倒苦水,感叹收入大不如前,与记者相熟的便悄悄谈起“转行”的打算。但在一些地区,中介业务员的感受却完全不同。同样在闵行的翟玉彬最近业绩也不错,今年1月,他做成了4套二手房,已经达到他最好的“月度业绩”纪录,而且因为成交总价高,“提成最高纪录”也产生了。而他所在的门店成交了20多套。“以前,客户只看不买,现在,更多的客户逐步觉得房价可以接受。”翟玉彬说。

记者拿他们的业绩去问其他中介,“买房者心理的变化”被普遍认同:“去年有不少卖房者挂牌,但多是观望,并不急卖,而如今诚意卖房者很多,刚需买房者也‘熬不住’了。”

采访中,记者还在随中介员带客看房时,亲眼目睹了一出“便宜房源争夺记”——

“顺昌房产”附近的一个动迁房小区内,近日出现了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源,业务员早摩拳擦掌,小周骑着电瓶车到了该小区,前来看房的罗先生一家已经等在门口了。“这套房子特别划算。90平方米的小三房,还有阁楼,总价才200万元出头。”小周热情介绍。罗先生跟着小周爬上了阁楼。“这边高的地方能弄成房间,那边低的地方当储藏室,外面还有个平台。折合单价才两万三,还没算阁楼。算上阁楼,就是四房了。附近200万哪能买到四房?”小周开动三寸不烂之舌。

回到门店,罗先生一家坐进了洽谈室。经过一番劝说和心理挣扎,罗先生下了结论:下周一给回复。看来有戏,小周挺兴奋。同事小张也跃跃欲试,打电话劝来一组客户,去看“便宜房”,附近的其他中介也有些眼红。

可没想到,大家正“明争暗斗”着,从楼上下来的一名同事打着电话笑逐颜开:“好,好,您下午就过来签约是吗?那我等着您!”

房子,已经卖掉了。

“虽然市场整体不好,但客户的需求还在,所以那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房源,还是很好卖的。只不过,中介的竞争更激烈了。”张成红说。

除了“刚需房”和“便宜房”,中介们还有不少应变招数,深挖潜力。比如,不少房产中介因为二手房生意难做,已改在开发商身上下功夫,希望从他们那里拿到一手房源,以一定的折扣价格卖给购房者,开发商也给予一定的分销提成。又如,现在张成红的业务员们,会给客户中介费的折扣,“几年前根本不可能,形势好的时候,你不买这套,我马上就签给下一个客户了。但现在,一套房源可能就这么一个客户,你不马上签下来,就要被其他中介抢了。”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楼市 天睿 顺昌 客户 暂缓执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日本街头井盖上的艺术

"圆仔""欢欢"法国见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