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河南新闻
中秋节关注屋檐下的农民工聆听他们的心声
2011-09-13 15:23:19      来源:河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厨师周鹏飞

“明年我们一家人就团圆了”

中秋节前一天,9月11日下午3点,郑州市农业路上的东方粤海酒店多功能厅内一片欢腾,酒店召集全体员工举办中秋联欢会。

桌子上摆着月饼、瓜果,精力旺盛的年轻人自编自演了很多节目,掌声、欢笑声、口哨声响成一片。37岁的周鹏飞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喧闹似乎全是周围人们的事。

坐了一会儿,他拿着手机悄悄地溜了出去。他是去给在老家的孩子打电话,今天是孩子12岁生日,正好赶上过节。孩子告诉他,除了月饼,爷爷奶奶还专门给他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周鹏飞老家在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大桥村,他18岁就来郑州的饭店打工。19年过去了,他还是在饭店工作,由洗碗打杂,变成了做菜的师傅,口音也变得跟郑州人一样了。

“啥节日我都舍不得回去,因为这时候饭店生意最忙,挣钱也多。家里哥嫂们都有意见,说我挣钱不要家,老人孩子都不管。”周鹏飞说,其实每到过节,他心里也不好受。

父母都已70多岁,为给老人减轻负担,周鹏飞前几年狠狠心把孩子送到了镇上的全寄宿制小学。“刚去的时候孩子小,不适应,哭,嗓子都哭哑了。”周鹏飞说着眼圈红了:“现在孩子习惯了,他每到周末回家一次,我就每周六晚上往家打电话,跟父母孩子都说说话。”

周鹏飞说,老婆在上海打工,这个中秋节,他们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过。“中秋节到饭店吃饭的家庭很多,看着他们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样子,我从心眼里羡慕。”沉默了一会儿,周鹏飞说:“明年让老婆来郑州,再把孩子接来上学,我们一家人就团圆了。”□本报记者刘亚辉

护工李凤玲

“多省点钱,给儿媳妇治病”

9月12日,中秋佳节,虽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省人民医院病房楼七楼心外病区的病号并不比平常少,走廊一侧整整加满了一排病床,护工李凤玲在这里不停地忙碌着。

在公厕旁一间不足4平方米的盥洗室,李凤玲从墙上挂着的一排拖把中取下一个断杆的,用铁丝使劲地拧着。“唉,领新的哪恁容易呦,这不,绑绑还能凑合着用嘛。”

这个气味难闻的房间,既是李凤玲洗抹布、涮拖把的工作间,也是她忙碌之余短暂歇息的地儿。

每天早上5点,53岁的李凤玲从租住的聂庄村骑着破自行车来到病区,换上工作服,用84消毒液浸泡上拖把,拧干后开始了她一天的活计——拖地。“14个房间,16个厕所,护士站,水房,医生会诊室,电梯中厅,这些地方8点钟大夫护士上班前,我都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得抹桌面、窗台、门头、氧气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从老家杞县官庄乡后石村出来,丈夫在医院家属院干保洁,李凤玲则干起了护工。

李凤玲是个热心肠,她的小房间总是放着几张舍不得丢弃的硬纸皮,她说,现在农村来大医院看病的多,陪护也多,这是给家属打地铺用的。

一干就是3年多,李凤玲过年过节很少回家。“儿媳妇生孩子吹电扇落下病,花了七八万。我不干不中啊,一月800块钱,要租房还要吃饭,多省点钱就能寄回家给她治病。”

从铁皮挂衣柜里取出半块冰冷的葱花面饼,这是她自己烙的、早上吃剩的。李凤玲说,过节了,医院给每个病人发半斤月饼,护士长让我们赶紧去领回给病人发了,还有我的一份呢。说到此,李凤玲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