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本网专稿
林州民众踊跃整修“生命之渠”红旗渠
2011-09-01 17:37:03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林州民众踊跃整修“生命之渠”红旗渠

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51年后,林州人民又重新拿起工具,整修红旗渠。近日,记者来到了林州市采桑镇红旗渠红英北分干的整修现场,亲身感受修渠人的艰辛。

8月26日上午,记者在林州市采桑镇红英北分干渠的整修现场看到,参加修渠的民工们正在紧张地清淤垒砌渠道。在现场,今年已经65岁的采桑镇南峪村村民郭积德正在垒砌一块200来斤的石头。他告诉记者,给自己修渠,再累也没啥。

郭积德告诉记者,1963年,年仅17岁的郭积德就响应“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加入到建设红旗渠的大军中,一干就是7年,看着红旗渠从总干渠修到了自家的村里,解决了附近村庄农民吃水和灌溉问题,郭积德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郭积德说:“近些年,由于红旗渠的缺乏修缮,多处出现淤塞、坍塌和渗漏,有的水渠断水时间已长达20年,看着非常心痛。”

今年7月23日,林州市启动了“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计划投资9.7亿元,重修红旗渠。听到这个消息,郭积德再次响应林州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和当年建设过红旗渠的几个老兄弟,一起加入到了修建红旗渠的队伍中。由于有建设红旗渠的经验,他们主要负责当地坍塌渠道的修建。

记者发现,和几个老兄弟一样,郭积德的双手都磨出了老茧,十个手指甲,有六个被石头砸成了黑紫色,其中有两个新长的指甲也被砸伤。

记者看到,在采桑镇的红旗渠整修工地现场进行修渠的多以中老年人为主,无论是清淤、扣封还是垒砌,都是重体力活,酬劳不多,但是村民都愿去修渠。

据当地村民介绍,由于近年来降水较少,灌溉农田成为山区农民的难题,深水井要打300多米才有水,而且浇灌一亩地需要八九十块钱,而用红旗渠引来水浇地一亩也就20多元。因此恢复红旗渠的灌溉功能,对当地的农田灌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次林州市红旗渠整修的重点,就是对干渠、斗渠和毛渠进行整修,同时对于灌区内原有的48座小型水库,346座塘堰进行清淤治漏除险,这样可以提高红旗渠工程近一倍的蓄水量,这一工程也被称为“长藤结瓜”。

采桑镇副镇长李巧艳告诉记者:“重修红旗渠里面提到这个‘长藤结瓜’,‘长藤’指干渠、斗渠、毛渠,形成一个藤,‘瓜’是指路边这个水库、旱井、水窖。汛期水源比较充足的时候,它把水源储存起来,到春天水源比较紧缺的时候,百姓可以用水库里的水,把它提起来,用来点种、浇地,调节用水。”

据了解,未来三年,林州共计划投资9.7亿,重修红旗渠。3年整修后,红旗渠不仅将恢复原来60万亩的灌溉面积,还将多灌溉26万亩田地,极大程度地解决当地的农田灌溉问题。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李跃峰 通讯员申浩东)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马继忠从艺五十年山水画展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财政部:婚后房屋产权加名免征契税
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将郭美美、动车事故作为案例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