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消息 据中新网长沙10月15日报道 (鲁毅)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十六大以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介绍,截止2011年,全省工业化率首次突破40%,达41.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1%,成为湖南“富民强省”第一动力。
工业比重首超四成
湖南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先天不足,起步较晚。2004年,湖南工业增加值占GDP之比较全国低14.3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7.7个百分点,工业短腿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谢超英介绍,自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湖南先后制定了30多个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分行业制定支持工程机械、汽车、有色、食品、信息产业发展等政策;加大新型工业化发展引导资金,从最初8000万元逐年增加至15亿元;成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领导重点产业联系制度,率先在全国成立由两院院士、知名专家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委员会,探索设立新型工业化考核评价体系,广泛凝聚谋工业抓工业的强大合力。
在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取得跨越性发展,截止2011年,全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122.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3%,比2002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726.21亿元,比2002年增长25.6倍。
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湖南着力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团化水平,加快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利用集群的洼地效应,吸收国内外资本以及先进技术、人才等积聚湖南,产业集群化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资料显示,全省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面积不断增大,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48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25.3%,比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快4个百分点。其中湘潭高新区、岳阳经开区、常德经开区、郴州出口加工区等8个园区新晋为国家级,国家级园区达11个。
千亿群体不断增加,涌现出机械、食品、有色、石化、轻工、冶金、建材、电子信息等8个千亿产业,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化2个千亿集群,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株洲高新区3个千亿园区,五矿有色成为省内首家千亿企业,华菱、中联、三一年销售收入都在800亿元以上,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后起之秀”
湖南在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同时,着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战略性新兴产业“753”战略(优先发展7大重点产业、实施5大基础工程、打造3大支撑平台)。
通过几年的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后起之势快速成长,成为湖南工业经济中重要力量。全省风电装备、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
资料显示,2011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103.3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累计上市达到35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