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今日要闻> flash

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2013-04-17 16:12:5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复旦投毒案震惊社会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复旦13号实验室7楼。张贴者,黄洋系主任

他是个非常好非常有爱心的人

黄洋是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人,曾是荣县中学高2001级学生,于2005年以690分的高分考入复旦大学,先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就读,后转专业到临床医学。其母亲因肝病做过手术,黄洋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挣来的钱为母亲治病。

媒体报道称,黄洋在校读书期间,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强、法纪观念强,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还是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立自强、生活简朴、孝敬父母的好学生,并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分担责任。

2010年6月,黄洋在学校的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发言,提到自己在学医的道路上也有过犹豫,甚至想过放弃直接读研出去工作,但是老师、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以及自己的那一份坚持,让他决定继续在医学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黄洋是学校圆梦墨脱社团的骨干成员,2010年暑假跟随社团去过一次西藏。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翁博士是2010年带队进藏的人,在他眼中,黄洋戴眼镜,很斯文,是个非常好非常有爱心的人,平时根本不会和人争斗。黄洋出事后他一直和黄洋的父母保持联系,直到黄洋去世前,他还一直和黄洋的父亲通电话。原来联系了去看望他,但是被拦在重症监护室门外,他通过医生给黄洋父母留了张字条,“黄爸爸请节哀,如果您有任何需要,请和我们墨脱圆梦的他的战友联系。”

就读于复旦大学研究生二年级信息科学专业的张同学是黄洋的生前好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工作、聊未来。黄洋直升博士成功后两人还见过一次面。当时黄洋情绪很好,很轻松。其实,家境贫寒的黄洋此前一直在犹豫是读博,还是早点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张同学表示,黄洋能力很强,有许多公司想招他,就业对他来说也不是问题。张同学认为,黄洋在医学上很有天赋,虽然是研究生,但他做的一些东西已经达到博士的要求了,因此力劝他读博。张同学哽咽地说:“如果他真的是因为读博被嫉恨遭遇了这个事情,我内心就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我有责任。”

高翔4月3日与黄洋通了一次话,“他原本以为是食物中毒,很快就会康复。还反复和我说,等恢复过来,就会继续带队前往墨脱。”回想起黄洋的为人,高翔说:“他是个很热心的人。那个暑假本应该是医科生集中实习的时间,他能抽出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足以说明了。”

一名已从复旦大学毕业的男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讲述起2010年暑假他们一同前往墨脱的故事。“墨脱是个封闭的县城,我们教的是乡镇的小学。”当地的学校一共就两个班级,黄洋与支教团的成员每门课都要教。“我们那时每天要教到(晚上)7点多。”每天都很累,支教的日子里每顿饭对男生而言也吃不饱,想要运些粮食进县城,即使公路修通了,至少也要两天的时间。”

黄洋的细心是出了名的,他还记得:“黄洋充当着‘队医’的角色,他带着创可贴之类的常用药品,路上一有人扭伤,他就与另外一名医学院的同学进行紧急救治。”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投毒案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