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岁月里的“红色记忆”
在我收藏的这些“红色宣传画”中,“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所产生的政治色彩浓厚的“红色宣传画”占有较大比例,如风靡一时的“八个样板戏”,它们分别是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北京京剧院的《沙家浜》、上海京剧院的《智取威虎山》《海港》、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队《红色娘子军》、上海舞蹈学校的《白毛女》、中央乐团交响音乐《沙家浜》。这是首批被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后来出现的9部“样板戏”,其“名称”为“革命样板戏”,都不在“八个样板戏”之列。如今能“集全”这“八个样板戏”的难度很大。
此外,还有人们记忆犹新的“老三战”(即:《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这些经典影片是当时八亿人民的“必修课”,其中许多的人物形象都已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如今,这些宣传画存世量很有限,能完好无损幸存下来的更是弥足珍贵,其史料价值、研究价值、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