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专家:适度容忍物价上涨 避免阻碍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2011-09-01 08:37: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今年以来,CPI节节上涨,稳定物价总水平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物价过快上涨害处不小,既侵蚀了居民财富,也给中低收入人群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因此,稳定物价总水平,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不少经济学家却也提出,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市场必然释放一部分价格上涨的因素。同时,价格机制的完善和物价的适度上涨又将反过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因此,对于物价上涨,应客观全面地看待,既要避免价格过快上涨伤害群众,又要避免阻碍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不能忽视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者的冲击,既要加大补贴力度,更要努力帮助他们增收

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过快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众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认为,物价上涨,在中低收入人群中会形成一种“蛛网效应”——越是中低收入人群,面对物价上涨,越是会节省衣着、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支出,食品方面支出的比重则会进一步增大,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对他们的冲击会非常明显。因此,对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政府要格外重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这急需政府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增加对大学生和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近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增长乏力的态势。政府除了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之外,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也十分必要。他认为,在推动居民收入增长方面,政府可以有所作为。比如,进一步落实《劳动法》、完善工资形成机制、加大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等等。此外,政府还应破除部分行业的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27个省份已经启动了救助标准与物价联动机制。按规定,短期物价上涨,将对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持续物价上涨,将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补贴标准要保证不低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实际影响。

专家指出,在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促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前提下,物价上涨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冲击会有所减小。而物价上涨因素的合理释放,恰恰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只要能有效减少通胀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冲击,适度的物价上涨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

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人为扭曲或者压低价格所致,适度容忍物价的上涨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

刘元春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价格释放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原先很多隐形的成本,比如土地、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以及环境成本并没有纳入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当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这些成本逐渐显现,自然会推高物价总水平。

他还表示,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城市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为短缺,其工资水平必然上涨,这也导致了物价总水平会出现上升。

“即便是抛开货币政策因素,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物价水平其实也会出现温和上涨。”刘元春说。

专家分析还指出,经济结构调整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结构调整,就是从第二产业为主转变到第三产业为主。由于第二产业基本上是可贸易部门,产品可以通过国际贸易从生产效率最高、价格最低的地方获得;而第三产业基本上属于不可贸易部门,难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相应服务。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总体生产效率降低,也可能使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李义平指出,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虽然政府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真正推动结构调整的,还是市场机制。而价格是市场机制中最基本的信号和调节机制。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人为扭曲或者压低价格所导致的,因此,适度容忍物价的上涨,将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刘元春认为,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低端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已经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较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马继忠从艺五十年山水画展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国防部:航母试航达到预期目的 正于船厂改装测试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