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经济
存准率下调不改稳健基调
2011-12-05 08:41:55      来源:大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11月30日晚,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的首次。虽然下调早在期待之中,但时间点选择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之前的预计,最乐观者也只是看好12月份。或许经济形势的变化让央行感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当天,国际板进入流程的传闻,令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双双下挫超过3个百分点,而第二天公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汇丰PMI为47.7%,环比大跌3.4%,分别创下了33个月和32个月新低。既有市场维稳的需要,又要防范经济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存款准备金率的突然下调倒也说得过去。

有意思的是,11月30日晚,美联储以及加拿大、英国、瑞士、日本、欧洲央行也宣布采取协调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于是,全球同此凉热,支持经济增长的信号十分强烈。

中国会由此重新走上以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的轨道吗?看起来有点像,其实很难。在笔者看来,本次“降准”固然是3年来首次,在当前外需不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趋弱、年终流动性紧缺的关键节点上,央行有必要通过下调准备金率释放出稳增长的信号,而与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同时发生,可能是巧合,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央行积极参与维护世界金融稳定的配合性动作。但所有这一切,仍是“适时而动”的政策预调微调,是货币政策基调由过分紧缩向正常状态的回归,而非全面放松的开始。稳健仍将是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稳健中会有结构性和阶段性放松。中国稳增长的真实含义,不在于增长的“雄起”,而是在于防范增长回落的硬着陆,并确保软着陆后的平稳增长。

作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PMI在11月突破50%的分界线,且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这说明经济进入了收缩区间。从官方PMI来看,11月不仅总量回落,11个分项指数也大多下行。同10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而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均超过两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回落显示通胀风险的降低;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则预示,出口增长将持续低迷,值得关注的是,产成品库存指数高达53.1%,表明制造业产成品库存积压严重,也意味着未来企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已成定局,估计明年一季度也难有大起色。再考虑到,外汇占款的超预期负增长,银行存款的阶段性减少,民间融资难,以及明年元旦与春节紧挨着带来流动性需求上升,此时,央行下调存准率,既是稳增长的题中之义也有阶段性流动性对冲的需要。

而从趋势上看,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在抗通胀和稳增长之间走钢丝恐将成为常态,明年或不至于过分强调抗通胀,但也不敢轻易放松。既要巩固控通胀的成果,也要把握好稳增长的力度,还要去上一轮刺激政策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因此,即便政策基调趋松,也很难重回天量信贷刺激经济的老路子,而必须在结构性松动上多做文章。

据估算,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资金约4000亿元。从历史看,流动性通常要流入回报率高的房地产等领域,有人担心正处于最关键时期的房地产调控可能会被“打折”。不过在部分城市“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年底来临之时,最新的消息是,住建部已和地方政府打了招呼:限购政策进行延续,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作方向性调整。

显然,存款准备金率虽下调了,却不是全面放松信贷的信号,更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松绑,央行放松的流动性,很难成为陷于资金困境中的房地产商们的及时雨。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可不必过度解读,货币政策还将继续保持稳健。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马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指出,这种在互联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德,扰乱互联网传播秩序,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网络运营服务企业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坚决不为虚假信息和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