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经济
红利税,该不该减免? 投资者为何不喜欢分红?
2011-12-05 08:47:35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随着强化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出台,投资者对分红纳税的关注也再度升温

投资者为何不喜欢分红

“我买股票只关心它今后能不能涨,至于分不分红、分多少红,基本上不考虑。相反,如果一只股票马上就要面临分红,我反而会回避它。”谈起目前市场上热议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北京股民陈进涛并不隐瞒他的真实想法。

股息率过低,是投资者对分红不太在意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2010年度我国股市整体股息水平为0.55%,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为1.06%。A股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冲着那点分红买股票,那还不如直接存银行了,也不用冒那么大风险。”陈进涛说。

不在意分红尚可理解,为什么还要回避即将分红的股票?陈进涛举了一只他今年买的股票作例子。年中,他持有的1万股马钢股份分派股息,每10股派0.5元,但在除息日当天,这些分红要从股价中扣除。也就是说,在除息日,股票市值少掉5000元,而拿到手的现金分红却只有4500元。一来一去,损失了500元。这500元,正是因为现金分红缴了税。

“如果是即将分红的股票,就算买进后股价不涨不跌,也要出现亏损。在收红利税的情况下,分红不仅不能带给股民好处,反而会出现净损失。与其如此,还不如买那些不分红的股票呢。”

所谓红利税,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税种,其本质上是个人所得税。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需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现实情况看,在征收红利税的情况下,分红事实上是把一部分股东权益转化成了税收。如果再考虑到二级市场的除权除息制度,在不分红的情况下,投资者不需要纳税;分红越多,投资者的净损失也越大。这样,投资者不喜欢分红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指出,这种在互联网上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德,扰乱互联网传播秩序,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网络运营服务企业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坚决不为虚假信息和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