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助推外贸增长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在如今这个人们普遍关注技术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已形成一种更高级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也将成为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球文化贸易迅猛发展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2000年出版的《文化、贸易与全球化:问题与答案》一书中称,在过去20年,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中国五国占据了全球文化贸易的一半以上。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英国于1997—2001年每年出口增长率高达15%左右,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其他行业的出口增长速度。而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发布的研究报告《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2年》统计,1997—2001年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的外贸收人和出口额以年均9.41%的速度持续增长,2001年出口总额达889.7亿美元,远远领先于传统的出口优势产业。
对外文化贸易的迅猛发展有其必然性。如前所述,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疆界逐渐消除,资金、人才及资源国际性流动日渐畅通,技术创新所能够带来的成本下降空间逐渐压缩,文化竞争力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情况下,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着眼于全球市场,开始集中力量发展独具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美国的电影和传媒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产业、英国的音乐产业,都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的榜首。
文化产业在外贸领域的空间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格,都具有无法估量的经济开发价值。以我国传统表演艺术杂技为例,据文化部统计,其年均出口创汇就过亿元。2010年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1412种,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2%,达成引进协议967项,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46,实现了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重大突破。2000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一片在全球上映,在日本斩获票房3亿元,欧洲1.7亿元,韩国1.2亿元,东南亚2600万元,中国港台地区6400万元,又在北美收获票房4.5亿元,获得了总量11亿元人民币的空前收益,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对全球文化爱好者的吸引力,也预示了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空间无限。
然而,尽管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已迈出了坚实的前进步伐,但从总量和增速上来看,还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且存在较大的逆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了该产业出口规模小。贸易结构是由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一国文化贸易强大与否的基础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要改善我国的文化贸易状况,就必须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入手,从根本上改善文化贸易发展的不利局面。
第二,文化贸易的发展主体缺乏足够的主动性。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我国长期由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部门管理,多数机构原为国有公益性、事业性单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部分文化品在出口监管环节从宣传品中分列为商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在全球竞争视野下,一流创意群体的总量规模、素质状况、效能发挥是决定我国能否源源不断地产生为市场认可的文化创意的关键。
第三,贸易范围分布有限,文化贸易的渠道不够通畅。目前,我国文化出口主要面向亚太地区,部分项目虽已进入欧美一些国家,但涉及的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此外,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运作资金和管理经验有限,真正能从事文化国际贸易的经纪机构奇缺,文化贸易的境外营销网络尚未构建,形成文化产业国际贸易多靠自行操作或个人联络的局面。
第四,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强,造成了知识产权大量流失。由于缺乏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广大群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保护本国珍稀的文化遗产。如我国的景泰蓝、宣纸、唐三彩等传统产品技术,正是在接待外宾来访和进行外事谈判的过程中,不自觉地透露给了外方人员,使其流入国外,造成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这些本应具有文化优势的产品陷入了激烈的竞争之中。
文化创意、技术创新 助推外贸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经贸发展已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但一系列外贸增长的“量”的现象,实际上已暴露出一些“质”的问题,内外需失衡、产品附加值低、出口恶性竞争、贸易摩擦频发等现象,说明我国的外经贸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结构转型的新阶段。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已达世界第一,制造业整体排名已进入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已初露端倪。然而,在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的同时,“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吃糠”却是对“中国制造”最为形象的描述。“中国制造”与“外资创造”的现象,已上升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批以文化创意要素整合经济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这股趋势无疑给知识经济时代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人们清楚地看到经过头脑风暴产生的文化创意不仅是一种迅速提升经济效益的新型资源,也是一种在知识经济时代里普遍重视技术创新资源而长期忽视的短缺性要素。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利用这种优势,将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积极推动我国外贸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作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从制造型变为创造型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