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东北地区>辽宁>辽宁新闻
记者走基层:谁动了我们的海蜇?
2011-09-13 14:29:41      来源:辽宁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不待鸣金,就已收兵。”提到今年的海蜇捕捞,兴城市沙后所镇渔政管理所所长穆维国这样形容。7月21日,伏季休渔后海蜇开捕的时间,葫芦岛的海面上没能看到往年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全镇有大小渔船300余艘,在海蜇开捕后仅出海49个船次,因为渔民们知道基本没有海蜇。”不仅是沙后所,在刘台子等其他“渔乡”,情况也差不多。

“今年海蜇真的是集体失约了。”葫芦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作为盛产海蜇的地方,葫芦岛今年只有40多吨海蜇,连往年的零头都不到,全省其他地区也不乐观。”

影响的不仅是渔民

“太贵了,不一定有顾客舍得点。”刘先生是葫芦岛一家中型酒店的老板,对于今年的海蜇行市,他说,“虽然没到买不着的程度,但实在是不敢买也不敢存。”

不仅是饭店缺了好菜、食客没了口福,海蜇捕捞收获甚微还连累着海蜇加工行业。葫芦岛市金葫芦食品厂厂长李洪斌多年从事海蜇加工,已有生产即食海蜇丝的能力。由于对海蜇量少早有预计,开捕前两天他就赶到大连,却没有看到满载而归的渔船;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营口,依然如此;他又赶到盘锦,从盘锦再到锦州,至8月5日回到兴城,一路走来都是同样的情景。“我在全省沿海城市转了一圈,只收到几百公斤。这对于加工海蜇来说简直就是开玩笑。咱没有三头六臂,更不能作假骗消费者。要是老客户‘断档’,不仅眼前的生意没指望,将来更难说……”海蜇怎么没了?

“2009年3万吨,2010年8000吨。”统计数据显示,我省海蜇出产多年来的平均值是2万吨以上,而今年的703吨是以往年均产量的1/30。“究竟为什么,我们也在思考,但提早捕捞已基本被杜绝。”葫芦岛市渔政管理处副处长徐学忠向记者介绍,随着海蜇保护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渔民的保护意识也有所提高。

据专业人士介绍,海蜇生长受海水温度、洋流等因素影响较大。排除过早捕捞,对于今年辽东湾海蜇大幅减产,省海蜇资源管理指挥部有关专家认为,扣除数量自然减少因素,春夏季水温过低、雨水偏多影响了海蜇生长。记者还了解到,我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对海蜇、对虾等海产品进行放流(即投放幼苗),今年却没有。有关人士根据往年放流的经验,已经作出“海蜇放流的回捕率较低,对增产增效起的作用并不明显”的结论。

兴城市刘台子满族乡闫家村75岁的老渔民闫春林认为:“海水受污染了。别的不提,就说庄稼上的化肥、农药,都随雨水入海,不影响海蜇才怪。”

“海蜇幼苗期不会游动,主要在近海礁石上生长、产卵,如果礁石受到破坏,就失去了生长环境。”葫芦岛市海洋渔业局专家认为,海蜇的减少是受综合因素影响,“水域环境受污染有可能,因为现在的海洋环境的确不如以前。另外有的地方填海、造坝,使海岸线上的海流发生了变化,甚至不复存在。还有港口建设中的疏浚也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作为三面环陆、近乎封闭的内海,渤海以水体交换缓慢、自净能力差著称。今天的渤海,已经呈现出近岸海域整体“亚健康”状态。由于缺乏相关分析结果,目前无法确定海蜇减产是否与蓬莱溢油事故有关。但我们不能不面对的是,海洋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采访手记:海洋环境复杂,影响海洋生物生长与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但辽东湾海洋渔业资源逐年减少是不争的事实;海洋环境恶化对海洋生物生长造成了影响也是事实。

保护海洋生物最根本的手段是保护海洋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蕴含着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诉求,更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谐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与前提。在对“海蜇问题”的蹲点行动中,记者感到,维持海洋资源平衡以及生物链的完整、稳定,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许银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