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四川>四川新闻
草堂诗童成为“人日”活动亮点
2010-02-21 10:05:56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草堂诗童成为“人日”活动亮点
参加活动的诗童们与电视台主持人在一起 (黄志凌 摄影)

草堂诗童成为“人日”活动亮点
准备上台献艺的诗童们 (黄志凌 摄影)

中国日报网消息:正月初七(2月20日)上午九时许,被誉为中国文学圣地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人头攒动,市民早早地就来到了正门前等待祭拜活动的举行。

随着主祭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和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女士为“人日”祭拜活动开启大门,在古乐伴奏下,参加祭祀者缓步而入,祭拜活动正式开始。

在大廨,两位身着古装的“高适”、“ 杜甫”互相吟诵《人日寄杜二拾遗》和《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用以缅怀先人。最后,在纪念杜甫的祠堂工部祠前,主祭人在供俸着杜甫的塑像前宣读了祭文,随后诗童们齐声诵读经典杜诗,整个祭拜活动达到高朝。

“草堂人日”是春节期间四川省成都市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也是此次“成都诗圣文化节暨第十九届人日活动”的核心内容。据贾兰馆长介绍,去年,草堂首次恢复了“人日”祭拜诗圣仪式,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今年草堂在去年的基础上以更加庄重、简洁、诗意的表现形式来倾述后人对诗圣杜甫的崇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人日”活动背景:“人日”就是人类诞生的日子,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

至宋朝以来,文人墨客每年都要纷纷来到杜甫草堂祭拜诗圣杜甫,到明清时代这一习俗流传更广。清代著名学者何绍基在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来到成都杜甫草堂祭拜诗圣,并题就“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对联。此后,“人日”祭杜成为成都市的一大风俗。

溯其渊源,草堂“人日”活动当从杜甫与高适的友谊说起。

当年杜甫曾与高适相遇,并结下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时,高适正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做刺史,经常资助杜甫。公元761年,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公元770年,飘泊于湖湘的杜甫有一天重读高适这首诗,而高适早已亡故,睹物伤情,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以寄托哀思。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清咸丰年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今四川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拟成以上“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对联。他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蓉后特宿于郊外,等到初七人日这天,才进草堂题就此联。此联一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此后便成为成都人的一项重要文化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黄志凌)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陈涛)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