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主席斯塔凡·尼尔森与中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杨崇汇,10日在西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就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并期待寻求进一步深度合作。
“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所用的新技术,通过这些途径实现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将为经济增长和新增就业创造新的机遇。”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雇员集团小组成员汉斯·约阿希姆·维尔姆斯说。
近年来,中国和欧盟都已经在绿色经济转型方面取得进展。“中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生产能力已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坦说,“不仅如此,中国已经开始减少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份额,同时对传统工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并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同样,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在关于“促进可持续性绿色就业以实现欧盟能源和气候变革一揽子计划”的倡议中,也提出了在绿色经济转型中促进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设立“欧洲主权基金”、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劳动者在转型中做好准备等。
中国与欧盟在绿色经济上的合作由来已久。2001年,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开始实施,这一项目为期四年,欧洲企业的环境管理方法、环境无害化技术自此引入中国。
随后的电机系统节能挑战项目、城市可持续采购项目、四川灾后生计恢复与生态型竹加工生产链建设项目等,涉及中国天津、甘肃、四川等多个省市。四川有2000多家以竹子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竹加工项目以绿色的可替代竹建筑材料用于2008年大地震之后的灾后重建。
“这一项目填补了国内外抗震竹建筑结构标准空白,增加了当地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灾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朱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