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恋爱课有望成必修课引热议 各方观点大相径庭
2011-04-15 08:56:33      来源:北京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反对

容易形成负诱导

如今,虽说大学生谈恋爱已成普遍现象,但大学生们或因心智不成熟、爱情观比较理想化,或因与专业打交道的时间远远多于与异性交流等故,恋爱总是成多败少。因此,开设一门恋爱课,避免大学生们走进恋爱的误区,让他们拥有享受恋爱的幸福果实,的确很有必要。

但是,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要给“大学恋爱课”泼瓢凉水。首先,大学期间,有的学生想恋爱,但有的学生却不为所动,埋头学业。恋爱课一开,那些不想谈恋爱的学生不免要去琢磨怎么去谈恋爱,怎么完成这样一门课程,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负诱导,让其徒增“几度烦恼几度愁”。

其次,我们知道,恋爱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因人而异,也就是,对个人而言,谈恋爱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无统一模式,更无样本可循。我们不禁要问,恋爱课以什么为教本?大学现在能够拿出一份像样的恋爱教材吗?再说,作为课程,必须要有师资队伍,如果开设恋爱课的话,有这种教师队伍吗?

关注日益普遍的大学生恋爱现象,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其解决恋爱中的问题和困扰,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确有教育引导的必要。但是把恋爱课作为必修课,笔者还是认为荒唐了点。(马广志)

提醒

别异化为“练爱场”

北京市教委的这项举措的确是有其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想提醒的是,恋爱课不能异化为“练爱场”。“恋爱课”不能演变为只注重于操作层面上的“恋爱秘籍”的经验传授,而应该将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该必修课程的重点。

“恋爱课”要让学生懂得“爱”的真谛。正是因为一些大学生对“爱”缺少正确的认知,所以才会导致恋爱不成却伤害对方的悲剧。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情感冷漠。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对爱的认识。由此,恋爱课应该首先补上爱的道德要求、爱的责任担当。当今社会,普遍情感缺失,那么对于爱的教育更显得弥足珍贵和迫切需要。怎样在恋爱课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恋爱课”如果成为“练爱场”,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门课的价值意义。毕竟大学校园不是专为谈恋爱的,学生上大学主要任务还是为了学习,如果“恋爱课”成为了恋爱的技巧传授,并且大张旗鼓地使之成为必修内容,势必让大学生们在这方面过于花费精力,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误导。更何况大学教授们虽有较深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在恋爱问题上我想也绝非就一定是专家。让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取他们的恋爱之经,恐怕不太现实。高校开设“恋爱课”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问题和困扰,使大学生们更好地处理好学业和感情问题,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个人修养,这才是开设“恋爱课”的本义。

大学开设“恋爱课”确有必要,但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在大学阶段谈恋爱的,爱情是人们心底的一种自发的情感,恋爱并不是一种纯技术的东西,不是靠理论和技术的捣鼓所能实现的,它不能公式化。因此,“恋爱课”还是要从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上着眼,从心理素质的培养上着力,是引导,而不是诱导,更不能误导。(陈军)

■评判

只宜选修

高校应当关注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中的问题和困扰,却未必要使谈恋爱成为高校的必修课。上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一旦谈起恋爱势必要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这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不一定有利。高校开设“恋爱课”无形中成了对大学生谈恋爱的鼓励,这未必就是对大学生真正的关心。

尤其是恋爱课要记入学分,不想谈恋爱的学生岂不失去了不该失去的学分?这对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不公平。而且,也会逼着不谈恋爱的大学生为了“恋爱学分”而造假,会助长校园的不正之风。高校即便有开设“恋爱课”的必要,也只能作为选修课,不宜作为必修课。(韩玉玲)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近日对造成44人死亡的河南省伊川县国民煤业公司“3·31”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调查处理作出批复,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并同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有关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家宝: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讲真话
国务院严肃处理河南伊川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