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网晒出现惊人“涝景”的南方城市实地走访记
2011-06-22 10:17:3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反馈链接】科学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良心”

150多年前,法国专家雨果就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众多网民疾呼,“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周婕分析说,造成城市滞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二是地面硬化等人类活动使原本可以依靠土壤、沟渠湖泊、地下河等吸纳的水现在只能依靠管网收集,而水域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如武汉市目前的水域面积就比1981年时减少了三分之一;三是城市排水管网主、次,支网不完善,很多支路没有雨水收集系统,防碍系统排水能力的发挥。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吴乃康告诉记者,改变城市“逢雨必涝”局面还需要解决几个“跟不上”。一是城市急剧扩大,城防建设“跟不上”;而是主要江河上游控制性拦蓄工程相对不足、堤防高度不够、洪水有效调蓄能力“跟不上”;三是堤身单薄,管涌、溃决时有发生等整体抗洪能力“跟不上”;四是城市规划欠科学、已有防洪排涝工程调度不合理,系统规划指导“跟不上”。

周婕、吴乃康还建议,除了在流域治理基础上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布局建设外,当前还迫切需要做好流域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城区时综合考虑城市综合防洪和排涝能力,兼顾看得见的地上工程和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增加江心公园等城市绿化区,将大批城市低洼区列为湿地,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的同时,增强强降水和洪水来临时对城市水量的吸收和储蓄,以减小城区防洪压力,起到滞洪和调蓄水量的作用。(记者马姝瑞、周梦榕、俞俭、张乐、郭远明、李美娟、陆文军、周蕊采写)

网晒出现惊人“涝景”的南方城市实地走访记

一辆轿车在武汉的积水路段熄火(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面就是第二个阶段,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在这一系列的改革实践的呼唤、理论界的推动,中央的决策支持下,所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的重要文件。>>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市管干部任前公示“任职经历” 接受公众监督
外交部就利比亚局势、南海问题等答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