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片怎样"2D转3D" 工艺繁复"令人抓狂"

2012-04-11 16:08:57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电影大片怎样

  新闻背景

15年前,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一部《泰坦尼克号》震撼了全世界观众的心灵,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票房之最。如今,这位票房史上的传奇导演“重拾旧梦”,携3D版《泰坦尼克号》又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热切目光。

尤其令人好奇的是,卡梅隆并不是将《泰坦尼克号》重新用3D摄影技术再拍一遍,而是在原来的2D版本基础上,利用当今饱受争议的“2D转3D”技术而达到“足以乱真”的高质量。

“2D转3D”鲜有成功先例

卡梅隆一直在寻找绝佳机会让《泰坦尼克号》重返大银幕,后来有了将《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的想法,并借“泰坦尼克号”沉船一百周年纪念这一时机亮相。

在谈到本片的3D效果时,卡梅隆说到:“3D效果把细腻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生动,尤其是一些感人的时刻,在3D的渲染下,感受会更加强烈,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在当初拍摄时可惜没有3D摄影技术(指他认为理想的成熟的3D摄影技术),而对于现在的转换,我希望能够打造出等同于3D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

在世界电影界3D浪潮大张旗鼓的近几年,以2D转3D技术制作的电影鲜有成功先例。这些电影普遍因3D效果不够理想而饱受诟病,甚至被扣上“伪3D”的帽子。其中,2010年由2D转3D技术制作的《诸神之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曾被观众嘲笑为“只有字幕更立体”。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时间和精力比技术本身更是核心原因”。2D转3D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没有捷径可走,没有足够的投入,就难有立体效果震撼的佳作出现。

卡梅隆曾一直主张,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实拍3D。而这一次他自己也打出了“2D转3D”这张牌,实在令世人既感意外又充满期待。

据了解,3D版的《泰坦尼克号》保持1997年上映的完整版本,内容上没有做任何修改,甚至观众提出的上百处穿帮镜头都原封不动。这一切只是为了保持这部影片带给观众当年最初的真实感受。

为达到臻于完美的效果,卡梅隆花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在这部电影的3D效果处理上。据介绍,3D版的《泰坦尼克号》修复和转制总共动用了三百多位工作者,斥资1800万美元,花了60周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而卡梅隆更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细到每一个镜头的细节他都亲自过问。他们首先对原来的画面进行修复和重新校色工作,生成4K的数字母版,在这基础上才进行3D的转换工作。用卡梅隆的话说,哪怕只是现在的2D版本,都比1997年的版本有一个空前的提高。当然,他也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而浩大、“令人抓狂”的工程。

通过2D画面获得深度信息

所谓的2D转3D技术,简言之就是将原本只有XY方向两个维度的2D图像,通过计算机和人工处理而得到画面内各被摄物体的纵深信息(即Z方向),并借助此信息“构建”出一对具有水平立体视差的左右眼图像,经过立体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即可在观众眼中呈现出具有立体深度的3D影像。

2D转3D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通过2D的画面获得该画面内容的深度信息。如下图所示:

电影大片怎样

  原始图像和以灰度图为代表的深度信息图像

人眼对于空间深度的感知能力使人们能够从2D画面中分辨出各物体的纵深位置关系。以上图为例,花是在叶子的前方,而花瓣本身,也具有前后的纵深关系。在右边的灰度图中,我们将各物体在纵深方向上的位置关系用黑到白的程度来表示。最白(最亮)的,表示在纵深关系的最前位置,最黑(最暗)表示在纵深关系的最后位置。这样,我们便获得了上图这个画面在纵深维度上的信息。

获得了深度图之后,通常会根据此深度信息,将2D图像的各部分,按前后顺序以图层的形式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排列分布,如下图所示:

电影大片怎样

  图像分层示意

我们可以以这个图作为基准,用图像处理软件分别计算出一对左右立体图像。也就是说,根据图像深度信息,将画面景物中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移而得到立体效果。在灰度图中越亮的部分相对应的区域位移量越大,立体效果也就越明显,而作为背景的黑色部分其位移量就可以设定为很小甚至零,代表远处的景物没有什么立体感。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泰坦尼克号 灰度图 电影大片 画面 卡梅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奥运熊猫离宁返川结婚生子

汝窑葵花洗以2.78亿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