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表明,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将达2300万,巨大的人口规模带来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调控人口规模。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一些委员表示,从长远看,应把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散城市功能、做好人口服务和管理结合,调控人口规模既要做“减法”,还要做“加法”。
一提人口调控,很多人想的都是控制人口数量,但陆杰华委员认为这是一种误读:“人口调控不光是做‘减法’,还要做‘加法’,比如吸引人才进北京。”陆杰华委员说。巫永平委员表示,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应该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不能把北京封闭起来。
在开放的前提下,人口增长的压力如何消解?巫永平承认,这种调控是非常困难的,既需要短期局部措施,还需要长期宏观措施,他的主张是跳出北京来看待人口问题。“我们要树立‘大首都’或者‘首都地区’的概念,它包括北京以及周边的河北、天津等地。现在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等等,要把一些城市功能分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引导人口分布,同时在‘首都地区’建立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不是一个北京市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从中央层面统筹协调。”巫永平说。
刘龙华委员认为,北京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发展方面,GDP应该是次要的,不要轻易上马些工业项目,有项目就有人群,有人群就有拥堵。
疏散人口的同时还要做好人口的服务和管理,这也是“加法”的一部分。陆杰华告诉记者,“要探索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居住管理一体化模式”。据陆杰华委员透露,居住证制度已列入北京“十二五”人口规划。将来,持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将在义务教育、医疗、社保乃至保障性住房分配上逐步享受到和户籍人口平等的权利。毛大庆委员认为,北京可以尝试对外来人口实行分类准证制度,这种证件与阶梯式公共服务和市民待遇挂钩,居住年限越长、社会保险参保年限越长、纳税越多,可享受的公共服务就更多。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