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辉煌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要闻
百姓期盼“十二五”:让日子更美好
2011-02-28 18:02:22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百姓期盼“十二五”:让日子更美好

2月16日,山西省临汾市的“祥和临汾”兔年大型元宵节艺术灯展上,市民正在观赏花灯。闫锐鹏摄(人民图片)

编者按

“十一五”这五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亿万百姓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中国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即将召开的两会将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将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等方面勾勒出未来五年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老百姓对过去五年的感触是什么?对未来五年的期盼又是什么?记者走访了四位普通人,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河北农民张法成:新农保的步伐更快些

农民养老不犯愁

本报记者 陈仁泽

“要我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加入新农保了”,盘点过去五年家里发生的变化,河北文安县史各庄镇秦各庄村农民张法成言语中透着无限喜悦,“有了新农保,咱农民的心才算真正踏实下来”。

张法成老汉今年62岁,与老伴及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虽说夫妇俩身体都挺健康,靠种地、做小买卖,每年也能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可毕竟年龄不饶人,这让老两口对未来养老的事一直放心不下。

“儿子儿媳都挺孝顺,一年至少也要给个两三千块钱,但花他们的钱,不习惯。”张老汉说,其实儿子的负担也不轻,两个小孩都已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他们夫妻俩就靠经营花店谋生,赚的也不多,总不能把全家老小的担子都压给他们吧。”一面担忧未来,一面心疼儿子,这可难坏了老两口,想来想去也找不到两全之策。

2009年,新农保试点在全国展开,秦各庄村有幸成为先行者,这让老两口看到了希望。按照政策,只要未满60岁的老伴和儿子、儿媳都参保,张法成就能按月领取55元的养老金。老伴没问题,可儿子儿媳会接受这个新事物吗?让张老汉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张嘴,儿子儿媳就已早早办好了入保手续。“我从去年1月份就开始领钱了,老伴再交上两年保费,也可以领养老金了。”

张法成说,对农村老人来讲,国家发的55元买点柴米油盐等日用品基本够用,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对未来的信心。“以前只能‘养儿防老’,现在即便儿女不管,国家也能给咱兜底!”

张法成告诉记者,下一个五年他有三“盼”。一盼新农保的步伐再快些。眼下,由于还处在试点阶段,张法成住在其他村的亲戚还没有享受到这一福利。“他们的年纪也都不小了,这么好的政策,真心希望落实得越快越好。”二盼养老金标准再上新台阶。张法成说,这几年物价上涨很快,明显感觉生活压力大了不少。“国家财力年年都在增长,希望这方面的投入能再增加些,让老年人真正‘养老无忧’。”三盼尽快构筑全方位的养老保障网。“农民老了最怕得病。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还必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老年人都能看得起病。”

记者点评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最大亮点之一。从“老农保”到“新农保”,国家让农民成功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正努力让农民“养老不犯愁”。

作为亿万农民的一员,张法成无疑是幸运的,一场历史性的保障制度变革,让他的未来从此有了更稳固的依靠。“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这意味着中国农村将彻底完成从“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伟大转型。

除了农村养老外,未来五年其他方面的社会保障建设也将有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等等。相信未来的社会保障将越来越给力!

采购经理张勇:百姓的生财之道更多些

希望工资再涨点

本报记者 鲍丹

37岁的张勇是北京某大型建材超市的采购经理。过去五年中,他换过两次工作。“每次跳槽,都是为了多赚点钱”,张勇说。

2000年,张勇从老家新疆来到北京闯荡,在一家国内知名家装公司做采购经理。他回忆说:“收入最好的时候每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此外每年还有8000元左右的奖金,加起来年收入接近6万元。”这个收入水平,并不能令张勇满意。

怎样才能提高收入呢?张勇仔细琢磨,他认为在贸易采购这一行要想提高收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转到销售岗位拿高提成,另一条路就是做管理。2007年6月,张勇跳槽到一家跨国零售企业担任门店的部门经理。在那里,他管理10多名员工及100多个促销员,薪水也比从前略高了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管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心要‘狠’,还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我都不具备。”2008年7月,张勇再次辞职,跳槽到现在的这家建材超市。

和前一份工作相比,现在的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虽然每月工资有6000元,但经过扣税、交纳社保等,实际到手的只有4400元左右。

“以我这个收入水平,在北京生活会有点‘难受’”,张勇为记者算了算他日常的固定开销。首先是房租,每月要花费1200元;每月的通讯费、交通费、用餐费等加起来也有800元左右;他比较喜欢朋友聚会和户外活动,这方面每月开支在700元左右。此外,不固定的支出也不断,比如报名上驾校花2000多元,买个相机花2000多元……

而最近,张勇最大的压力是房贷。“作为‘北漂’,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北京买套房,感觉有房了才算‘落地’。”今年1月,张勇与女友一起在燕郊买了套87平方米的房子,首付25万元,每月光房贷就要4000元,几乎完全占用了张勇的工资收入。

除了工资收入,他还开始考虑开辟别的生财之道。“一直想炒股和做生意,但很显然,对我们这些没有什么资本积累的人来说,这两条路都不是很好走。”张勇说。

谈到对下个五年的期盼,“当然是希望工资再涨点!工资涨了,生活质量才能越来越高。” 张勇脱口而出。他说:“希望政府和社会能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呼声,让普通人的生财之道更多些。”

记者点评

张勇并非没有能力,也不是不努力,但收入始终没有明显增加,在物价上涨的今天,甚至觉得有些吃力。他的感受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确实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等。过去五年,我国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出台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等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差距,应当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推进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些都与张勇“让普通人的生财之道更多些”的呼声不谋而合,希望下一个五年,张勇们的压力会轻些,生活会更好!

媒体记者童亦弟:房价更合理些

期待房价不再“飞”

本报记者 王炜

过去5年,童亦弟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住上商品房,也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为房子发愁。

1984年出生的北京人童亦弟上高一时,家里分到一套“不规则”的楼房。“虽然采光很差,但毕竟是楼房,再也不用到父母单位去洗澡,冬天也不用受冻。”童亦弟回忆说。

2007年,童亦弟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媒体工作。家里卖掉了单位分的房子,买了第一套商品房。“搬新家的时候,门还没开,我和母亲看着防盗门猫眼里射出的一缕阳光,特别兴奋。”童亦弟至今还记得4年前搬新家的激动。

这套79平方米、80万元的房子在当时看并不便宜,加上住进商品房后新增加的物业费、暖气费等费用,全家人在享受到住房条件改善的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经济负担。然而,此后的两三年,北京房价飞涨的速度,大大出乎童亦弟的预料。眼看着房价从1万多元的水平翻着个儿地跳到3万多元的水平。

2010年夏天,26岁的童亦弟结婚了。在双方家庭的帮助下,小两口在望京买了一套73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尽管面积不大,每个月还要还几千元贷款,但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不动产,为好好过日子打了基础。”可是,尽管国家出了那么多政策调控楼市,但似乎还是摁不住房价继续上涨的势头。随着调控一次比一次严厉,改善性需求也受到政策影响,童亦弟逐渐感到“小房换大房”成本越来越高。

最近,北京又出台了新的住房限购政策。像童亦弟小两口这样的家庭,很可能只有1次换房的机会。这意味着,如果要改善,就要尽量争取一步到位,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但如果要买大一点的,按照现在的房价水平,即便把小房卖了,也很难负担得起。一想到以后有换房的需求,童亦弟常常发愁。

尽管发愁,他对未来还是抱有期待。“既然这么严厉的限购政策都出台了,说明政府决心很坚定。”童亦弟说,“我希望调控能起作用,房价能回落一点,稳定一点,我也能有改善的机会。”

记者点评

老百姓对房价上涨意见不小。事实上,“十一五”期间,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也提高到30平方米左右。成绩不可谓不大。但房价一涨,就似乎把这些成就抹去了不少。

稳定房价,政府有责。从去年起,房地产调控一轮比一轮严厉,传递出政府要将调控进行到底、让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的决心。既然如此,老百姓有理由相信,调控能取得成效,现在的观望能换来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能买到价格更合理的房子,还包括市场长期的稳定,人们不必每天在各种场合讨论房价,并且为此忧心忡忡。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相信未来房价能回归理性。

北京老人陈爱莉:社区医院发展更好些

看病告别难和贵

本报记者 王君平

“人老了,就像是一台破旧的老爷车,三天两头就得修理修理。”今年75岁的陈爱莉说。她住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方群园小区,从小区出来,用不上5分钟,就到了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她经常光顾的地方。

春节前,在国外的儿媳妇给她打电话,让她移居国外,担心她生病了没人照顾。在武汉、青岛的亲戚也想让她搬过去住。但陈老太太想都没想就回绝了。她感觉方庄社区的医生服务得挺好,倒是担心去了别处,还能不能遇上这么好的社区医生。

“在这看病花钱少,报销得多。”陈爱莉找出来一摞看病收费单。有风湿病、心血管病、颈椎病、骨折、感冒等,这病那病的收费,合计起来有1.8万多元,而老太太只花了800多元。

医药费报销以前是拿到单位报,等上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报上一次。医保制度改革后,陈爱莉就把医保关系从单位转到社区,上个月的医药费,这个月就能报销。如今,医药费实时结算,边付费边报销。她高兴地说,“100多块钱的药,自己花不到10块钱。看病花钱少了,报销还快了,看病负担越来越轻。”

尽管小区对面就是三甲医院,陈爱莉还是不愿去大医院。大医院挂号、就诊、取药都得排长队,常常是等了好长时间,医生就三五句话把你打发走了。到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就不一样了,经常给她看病的那大夫、叶大夫,看病特别仔细,有什么事找大夫问问都不用挂号,感觉特别方便。

不想到大医院,但社区的用药品种也就那么几种,还得上大医院。陈爱莉希望,以后社区的药物品种能增加点。

社区医生经常为陈爱莉进行中医传统的艾灸、拔罐、刮痧等治疗,治疗后陈爱莉感觉精神多了。她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方太小了,能开展的服务项目太少了。老太太建议,社区应该多开展些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让社区居民一出家门就能看病,不用再跑大医院。

越说社区医生服务好,陈爱莉越是有点担心。她担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不住这些医生。医生的待遇太低了,经常为她瞧病的那医生还租住在地下室里。陈爱莉感叹道,如果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医生同工同酬,社区何愁招不到好医生?

记者点评

花不到10块钱,拿到100多块钱的药,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通过医保实时结算就成为可能。降低医药费,减轻个人看病负担,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惠。

让患者感受医改的实惠不难,如何把这种实惠固定下来,让老百姓长久受益呢?

要让居民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担当“健康守门人”。问题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高,难以赢得居民的信任,导致首诊在社区往往无法落实,分级就医的制度也就无法实现。去集中80%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医院就诊,老百姓感觉自然是又贵又难。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保证政府的投入向基层倾斜,基层卫生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老百姓的健康才会有人“守门把关”,看病也才能真正告别难和贵。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3月5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里,同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15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详细
点击排行
  代表委员谈全球粮价上涨下的中国策
发改委有条件有能力保持今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