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清晨6点,在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的带领下,国家京剧院50余名党员乘坐大巴准时出发前往辽宁,开始了为期4天的考察学习。这期间,他们走进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近距离了解沈阳师范大学戏曲学院和辽宁芭蕾舞团,学习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法;在新民市文化博览园的国粹园里,国家京剧院还举行了艺术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这是国家京剧院近十几年来第一次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国家京剧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文化部党组对直属院团提出的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同时树立起建设学习型党委、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宋官林说。2010年3月,国家京剧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并达成了“加强党委、党建工作是推动剧院发展建设的基础工程”的共识。与此同时,新任领导班子在拓展京剧演出市场、改革运营管理机制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发展举措。
百万票房凸显品牌效应
今年5月1日至3日,国家京剧院举行了“五一演出季”,《穆桂英挂帅》、《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宇宙锋》3场“名家经典”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演出汇聚了尚长荣、赵葆秀等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同时又有于魁智、李胜素等优秀中青年演员加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同台上演的阵势。剧场座无虚席,最终的票房收入达到101万元,创下了国家京剧院近年来的票房新高。
“出人、出戏、出效益是剧团的中心工作,在艺术生产上,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基本理清了一个思路:传承京剧艺术、推出创新剧目、复排优秀作品。”宋官林说,今后国家京剧院将把一年的演出分为三大板块,“五一演出季”主打新剧目以及当红艺术家和新秀的专场;“十一演出季”将回顾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新春演出季”将上演《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等传统节令戏。
“此外,我们还需要继续拓宽市场,让更多没看过京剧的观众走进剧场。”宋官林表示,国家京剧院今年要策划一个大型的京剧演出,浓缩京剧剧目中最经典的爱情故事、精彩瞬间。“这是一个尝试,也是向兄弟院团学习之后的一个启发,准备在明年1月推出。”
传承京剧大胆创新
国家京剧院新创的历史剧《曙色紫禁城》今年4月底在梅兰芳大剧院揭开了面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曙色紫禁城》改编自剧作家何冀平的话剧,由香港导演毛俊辉执导,这对于京剧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宋官林表示:“忠于传统与京剧本体,是国家京剧院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精神;同时我们还要观照今天,与时代融合。”
说到京剧创新,宋官林坦言不易。“剧本是否符合京剧艺术的规律、流派的特点要求,在声腔特点上能否做到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兼收并蓄,能否经受老观众的审定并符合新观众的要求,都是京剧创作中需要关注的审美点。”至今,观众对《曙色紫禁城》在念白上是否上韵及舞台调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们还需要不断拓宽创作视野,从而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逐渐找到一条可行的创新路子。”
宋官林认为,排一出戏要实现传承京剧、开拓市场、培养人才、争创效益多重功能。不能单单为了参加会演得奖而排,过后则“刀枪入库”;也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市场,降低剧目品质;还不能为了培养某个演员去排,使剧目变成过眼烟云。
这次考察学习之后,国家京剧院马上要面临一场新的战役,那就是文化部文艺院团的新创剧目和优秀保留剧目的展演。国家京剧院以此作为艺术工作的中心,将推出新创剧目《曙色紫禁城》,复排剧目《满江红》、《柳荫记》、《大闹天宫》、《杨门女将》5部精品剧目。
宋官林强调,京剧不像时尚的艺术只需往前走,京剧院团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还要左右兼顾——新剧目的创作、保留剧目的复排、经典剧目的整理改编和新型演出样式的打造都是国家京剧院面临的课题。
深化内部机制改革
眼下,国家京剧院的新任领导班子正在考虑的是如何深化剧院内部的运营机制改革。“剧院将首先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实行改革,形成新的、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内部运营机制。”宋官林说,改革需要坚定,也需要周密谋划。剧院认真总结归纳了近几年来的改革历程,同时由剧院党委书记组成学习调查小组赴兄弟院团调研,已经形成了可行性报告。
“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将有利于艺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剧院综合水平的提高和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全院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除了研究剧院的运营体制,国家京剧院的新班子在上任之初就发出了“讲团结、树正气”的号召。“讲团结、树正气是国家京剧院今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宋官林说,国家京剧院在55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了艺术清新、阵容齐整的风格,而且红花绿叶相得益彰,这得益于大家的和谐、团结。
经过4天紧张而充实的参观活动,国家京剧院党员、干部赴辽宁学习考察团结束了此行,从每个人喜悦的神情中,可以看到国家京剧院明天的希望和信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