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47万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令人忧

2012-02-24 10:50:35 来源:春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昭通47万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令人忧

留守儿童和曾祖母相依为命

昭通47万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令人忧

留守女孩身上负重超过她体重

近日,镇雄网一篇题为《孤儿怨》的帖子讲述了昭通镇雄11岁留守男童谢磊的一系列不幸遭遇,指向这一被称为“留守儿童”的群体并引发关注。

地处乌蒙山区的昭通近年来每年输出100多万“劳务大军”,他们远离家人,背井离乡,在异乡承受着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与思亲念家的情感煎熬,那些留守在家乡的47万余名留守儿童也由此经历着亲情的缺失,还要靠稚嫩的双肩扛起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生活压力与成长阻力。冬天走了,他们的春天来了吗?对此,记者对留守儿童展开调查。

·个 案·

留守儿童们被复制的命运

153万人口的镇雄县,是昭通市11个县区中劳务输出最多、留守儿童最多的县份,留守儿童近10万人,整个昭通市的留守儿童则高达479977人。连日来,晚报记者跋山涉水,走进这些有代表性的个案,体会这个庞大群体在亲情缺失下的辛酸与感伤。

“我到街上找颗药吃”

12岁女孩申会琼3岁丧父,母亲远走他乡打工,杳无音信,现和41岁仍因贫困打光棍的伯父申时全相依为命。申会琼住的石墙房破旧漏雨、家徒四壁,每天几乎雷同的饮食竟只是洋芋、酸菜、包谷饭。

去年7月的一次采访让记者记忆犹新,爱心人士成锦在拉埃村集镇听到一个陌生女孩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声后,连忙上前询问:“咳得这么厉害,快去看医生呀!”听后,女孩泪如泉涌:“我到街上找(借)颗药吃!”见此,成锦立即带她抓药看病,把她的心酸经历告知镇雄网负责人白鸟,再联系北京王锦妮女士进行每年1500元资助,还花了21300元钱为她家修了水泥房。

虽然受到资助,申会琼还是像往常一样面黄肌瘦、衣服脏乱、咳嗽不止,上课断断续续以致成绩全班倒数,没一个知心朋友打开她尘封已久的话匣子,她性格越来越孤僻。

11岁男童历经漫漫维权路

谢磊刚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2岁时母亲赴异乡后,由他现年70多岁的爷爷谢光义抚养,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小小年纪就经历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更不幸的是,前几年,命运多桀的谢磊一直生病,四处借钱寻医问药,所花费用高达5万多元,幸好赶上国家的新农合政策,他才得以延续生命。可是,谢磊在报销新农合时,被罗坎镇和老街村相关政策“株连”,原因是谢磊的伯父超生后没办手续,此事导致了谢磊按新农合理应报销的钱至今仍没拿到。

几天前,镇雄网发文曝光了谢磊的不幸遭遇后,立即引起众多热心人士的同情、声援和帮助,晚报记者也连同镇雄网负责人白鸟,一起密切关注此事,帮助他维权,多次打电话追问各有关部门和领导。

2月22日晚最终促成罗坎镇党委书记陈豪电话里答应“亲自过问和解决这件事(报账款被扣留)”。另外,北京爱心人士王锦妮女士还对谢磊进行每年1500元的资助,让原本孤立无援的这对爷孙俩看到了希望。

5名留守儿童结伙成“大盗”

“案子虽然破了,我们却高兴不起来,没想到5名嫌疑人都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呀!”2010年3月以来,镇雄母享镇街上店铺屡屡失窃,相继被盗13起。4月18日,母享派出所采取在赶集天蹲点守候的侦查方式,将正在店铺盗窃钱财的刘某(11岁)、刘某(12岁)、刘某(10岁)、肖某(13岁)、张某(9岁)共5人一举抓获,但所盗财物已全被其用来吃喝或上网吧挥霍一空。

让人揪心的是,经讯问和调查,这个盗窃团伙的5名成员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孩子借住在亲友或祖辈家中,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其委托监护人又对他们疏于管束甚至纵容溺爱,使他们产生认知、情感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案发前时常逃学旷课,时常出入黑网吧电玩室,四处漂流浪荡,走上迷途。

·出 路·

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合力献爱

昭通市妇联也十分关注当地留守儿童的状况,妇联相关负责人从家庭教育、政府职能、社会关爱等方面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支招,并向记者介绍了几方面的解决思路。

父母做表率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一定要改变在外打工赚钱后把钱寄回家给孩子就是一劳永逸或万事大吉的错误思想,父母一定要牢固树立为国教子思想,除了尽力保障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还应常回家看看孩子,多抽时间打电话来关心、鼓励孩子;父母在孩子身边时,也要注意做出表率,不说脏话,换位思考,加强对孩子教育的引导,与孩子交朋友,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政府应“偏心”

政府职能方面,需要加强妇联、团委、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加强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开展一系列关爱、救助留守儿童的行动与活动,形成留守儿童监管、救助的长效机制;会同学校,增加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教授家庭教育的理念,让父母教子有方;联合医院、卫生等部门,多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开展法制教育,让留守儿童知法懂法守法,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干预,疏导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

社会有大爱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帮助。以镇雄为例,社会爱心力量日渐强大,如镇雄九天煤业集团出资资助10名大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企业家朱启科在镇雄老家林口乡捐资50万元,建起一座希望小学;3年来,“镇雄网爱心QQ群”通过在群内建贫苦孩子档案、发爱心资助倡议募集到13万元爱心款,包括晚报记者在内的全国10多个省、市、区的19名爱心人士结对资助了镇雄32名贫苦孩子和孤儿。

妇联分析

留守儿童成长 渴望亲情抚慰

“留守儿童都处于亲情饥饿状态,急需要亲情和爱的抚慰和温暖!”镇雄县妇联主席朱兴兰忧虑地说,经过多次调研,她吃惊地发现,跟那些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大部分留守儿童呈现出几个特点:因为远离父母,被隔代抚养后往往管教缺失,属于信马由缰式教育,加上孩子贪玩的天性,他们大部分人学习成绩一般,成绩较好比例仅为20%左右;性格和心理方面,容易孤僻封闭,以自我为中心,孤独无助,自卑倔强,自私好胜,顽皮好动,很不合群,报复心强,安全感弱;行为习惯方面,不爱讲卫生,不懂礼貌,动作粗鲁,言语粗俗,容易沾染抽烟、喝酒、赌博、打架等不良社会习气,容易迷恋网络和电玩,容易成为违法犯罪边缘人群;维权很难,因为贫穷或没有父母的“撑腰”,在老家或学校时容易被其他同伴“欺负”,逃学游玩、打架滋事后其监护人、抚养人以及老师难以联系,难以对其进行跟踪和动态管理。就是在对亲情与爱的无奈遥望与艰难角力中,留守儿童的成长容易背离其天性、远离其健康成长的轨道,值得每一个热情善良负责的人关注和深思。

记者手记

关爱留守儿童 亟需政府撑腰

不少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有关的业内人士纷纷坦言,关爱留守儿童,目前还需跨越或破解横在眼前的“零机构”这道关口。目前,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昭通虽然形成了由妇联牵头,教育、团委、民政、卫生等20多个部门参与的管理格局,管理时却政出多门,协调难度大,难以形成多部门整体联动局面。因此,亟需设立类似“留守儿童管理委员会”这类专门的职能机构与领导机构,特别是要划拨足够的救助资金来关爱留守儿童。现在仅仅靠留守家庭的单方努力和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对于关爱帮助留守儿童所需的巨额资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更多需要公共财政来支持。

2010年11月,省妇联牵头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相关部门职责,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救助进行了很多规划。2011年4月8日,全国妇联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提出了不少前瞻性的规划,但就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的愿望却只能耐心等待。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广大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空间越来越大,生活生存的环境将越来越好。(受访儿童均为化名)(申时勋 徐弘毅)

来源:春城晚报 编辑:宁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三版《西游记》雷人大对比

全球最新奇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