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旱区学生每天只有半壶水 学校千方百计找水源
今年春季开学,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鸡街镇南海村中心完小校长张新奇没有像往常一样检查校园安全。现在摆在这位校长面前的紧急任务是:找水。
连年的旱情使附近的南海水库干涸见底,作为农业重镇的鸡街田地大半荒芜。张新奇记得,最开始是学校的自来水管没了水,去年12月起,学校的3口水井也逐渐见底。寒假期间,镇政府组织人员在学校旁边打机井,深至160米仍不见出水。
但孩子们的学业不能撂荒。一周前,468名学生和30多名老师如期到校开学,“解渴”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
经协商后,学校食堂负责人汪乾军承担起了拉水的任务:他订制一个大水罐架在自己的小货车后厢,从家里运水到学校。水罐每次能装3吨多水,每天两次。第一罐水抽进宿舍楼前临时安装的简易铁皮水塔,供师生日常生活用水;另一罐水抽进食堂的水箱里,供做饭和饮用。这就是学校一天的全部水源。
学校已将用水压缩到极致:宿舍楼的卫生间停用,只能使用操场一角的旱厕;老师不能在校内洗澡、洗衣服。学校甚至还鼓励老师掏钱买水喝,不与学生争水。
2月2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从县城驱车两个半小时来到南海完小时,正值午饭时间。孩子们在食堂前排起了长队,等待分发午餐。记者注意到,多数孩子都盛上了满满一碗汤。
坐在操场上吃饭的五年级学生王桂珍说,食堂只有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供应开水,因为同学太多了,老师教育大家互相谦让,每人都自觉地只接半壶水,洗漱和饮用全靠这半壶水。
饭后,孩子们将剩饭剩菜倒进食堂门口的泔水桶里,然后在一个大水盆里洗碗。汪乾军说,用流水洗碗是不可能的,甚至洗两遍都没法做到。孩子们在要求下会尽可能地先将饭粒倒干净,这样洗碗水还能用来浇树、拖地。
订制水罐花费的4000元是汪乾军垫付的。他家在5公里外的大石洞村,村里的水源还未枯竭,每天从家里运两趟水到学校,成本近百元。耗时也不短,因为水流小,灌满一罐水,要花四五个小时。
细心的汪乾军特意在水罐的进水口加了一把锁:“每天晚上接满水,我都把它锁起来。学生的饮水安全是大事!”
“我也没细算到底垫了多少钱。”汪乾军说,“学校现在办公经费紧张,暂时不研究这个吧。反正不能让娃娃们渴着。”
鸡街镇中心学校校长杨文军说:“一些学生周一返校时,会从家里提一桶水来,我们都说不要带了,那么重,在路上万一摔跤了得不偿失。我们告诉家长,学校一定会保证学生喝水。”
虽然目前依然十分困难,但杨文军表示,“我们不能让一个孩子因旱灾而辍学。”
当地教育部门和镇政府也在千方百计地为学校寻找水源。2月24日,寻甸县消防大队得知南海完小严重缺水的情况后,从87公里外的县城送来了6吨水,消防战士还自发捐款购买了60箱矿泉水送给学校。校方舍不得拆箱,“三四月旱情会更严重,万一哪天车加不到油,或者大石洞也没有水了呢?我们要把这60箱水留到最关键的时候。”
来源:中国青年报(林万仙 雷成)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