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干旱 “云花云菜”出口东盟忧患当头

2012-03-26 13:40:35 来源:云南信息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下篇】菜商之忧

“云菜”出口东盟的两个企业样本

通海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有几十个品种的蔬菜出口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市场和中东地区、日韩等国,并积极开拓欧美、非洲等新兴国际市场。去年,通海蔬菜出口创汇11955万美元,与2010年的5887万美元相比增103%,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77%,成为通海出口创汇的龙头产品,通海也由此闯出了一条蔬菜出口创汇之路。

然而,遇上大旱的通海蔬果出口企业,今年脸上的笑容也许会少一些。

通海宋威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保鲜蔬菜出口外向型企业。2000年公司就开始把云南生产的蔬菜及农副产品销往泰国市场,产品先后打入了曼谷答腊台市场、北空答腊市场等泰国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与罗大、麦可隆、家乐福等103家大型国际连锁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在泰国10多个省府建立了以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点。2008年,公司实现了产品在泰国市场的直销。

然而,在这次大旱之下,掌握了当地蔬菜市场一定话语权的通海宋威,也有苦难言。

“大旱导致蔬菜产量有所下降,我们从农户手中收购蔬菜的价格攀升。出口价格也相应涨了一点点,但涨幅不大。因为泰国蔬菜市场的竞争对手很多,如果价格涨太多,会失去竞争优势,从而失去市场。”通海宋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价格上并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挤压利润。

而2010年底才注册的通海茂源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则已经面临着东南亚市场的流失问题。

官方公布的玉溪市2012年1-2月企业出口实绩排行榜上,茂源果蔬在今年1-2月份累计出口了410万美元,同比增长1266.7%,增长速度惊人。

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杨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增长速度同公司新成立、刚刚转为商贸有关;外加今年春节前赶年货,因此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不少。

但是大旱之下,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遭遇了严峻的挑战。茂源自己有生产基地,同时也向农户收购。而今年茂源自己的基地由于干旱,导致减产一半以上,产量不到去年同期的50%。

生产基地其实也是雇佣农户来进行耕作,也需要支付保底价,因此,整体而言,今年蔬菜的收购成本明显增加。例如,该公司出口的主打产品花椰菜,去年同期就几毛钱的收购价,今年已经变成3元多。“由于收购价格增高,收购的量有所减少,有时候甚至会暂停。”

质量上也受到了影响。“往年如果气候好的话,花椰菜会水分充足,颜色偏白;而今年水分不足,颜色偏黄。”杨女士表示。

加之油价攀升导致的物流成本升高,价格的攀高让茂源在主要出口国——泰国和越南,面临失去优势的风险。“还以花椰菜为例,在当地的价格为6元多/公斤,而当地其他竞争对手的价格就3块多/公斤,不到一半。所以现在看下来,我们几乎会流失1/3的客户。”

相关

云南省的蔬菜种植现在已经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300万亩,年产蔬菜2300万吨,其中冬春蔬菜1000万吨。总产值400亿元,品种达80多个大类,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品种达100多个。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认定无公害蔬菜产地面积370万亩,无公害产品335个。全省现有从事蔬菜生产营销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公司90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达347家,加工能力达150万吨。

作为云南的特色产业,云南的数千种蔬菜销往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及国内146个城市。东盟作为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是“云菜”的主要出口国。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为“云菜”出口东盟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观察

漂亮数字背后的隐忧

尽管三年持续干旱,但云南省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在统计数据上依然全线飘红。

“从数据来看,今年1、2月份,包括‘云花’‘云菜’在内的农产品出口的量同比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虽然之前因为大旱预计全年农产品出口情况会很糟糕,但最后的统计结果却显示,虽然量有所减少,但价格上升,因此效益上并未出现明显损失。”云南省商务厅外贸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官方统计显示,2011年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农产品9.2亿美元,增长43.6%,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比重的52.3%。今年1-2月份,全省农产品出口2.2亿美元,增长6.1%。其中蔬菜、水果、鲜切花、果仁及茶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盟仍然是云南省农产品的最大贸易伙伴。

从数字上看,这无疑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然而,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干旱,花农花商,菜农菜商深受其苦,也是不争的事实。

采访中,多位鲜花、蔬菜出口商都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减产、质量受到影响、价格上涨,这由干旱引起的系列连锁反应,是否会导致企业在出口目标市场地位的丧失?

高质量、低成本、具有周年供货能力本是云南蔬菜和鲜花的优势。尤其是东盟自贸区成立后,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的云花、云菜更是凭借物美价廉在东南亚闯出一片天地。然而,连续三年的大旱,这种价格优势受到了“阶段性”的挑战。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身地位较为稳固的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不得不挤压利润,尚未站稳脚跟的企业则不得不面临客户流失的局面。

尽管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表示,在经历了2009年~2010年的特大旱情后,全省花卉企业和花农在节水、蓄水、保水、引水等设施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然而,当大旱真正来临时,不少企业、甚至是地方的龙头企业,面对的仍然是大规模的减产,以及引发市场流失的风险和担忧。

如此一来,如何在技术上、政策上让农业的发展逐渐减少“靠天吃饭”的成分?在旱情已是第三年袭击云南之时,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未旱绸缪”的预防准备?在气候挑战下,如何保持云南特色农产品的持续性优势,都成为企业和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张小圃 陈盈盈)

来源:云南信息报 编辑:宁波

编辑: 宁波  标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枣庄抓获白色母狼

盘点全球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