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将禁止散装油进入餐饮市场 小餐馆叫苦
昆明地区从5月1号起将全面禁止散装食用油进入餐饮业,本地3万家左右的餐馆将告别“散装油时代”。这对于昆明的餐饮业和食用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大事。毫无疑问,禁令能从源头上杜绝不良油品侵害消费者健康,让餐饮业变得更加阳光和透明。不过,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值得关注:餐馆成本会不会因使用包装油而上涨?本地油企优势会否因市场份额被占进一步削弱?“地沟油”问题能否得到彻底解决?
散装油禁入昆明餐饮业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单就食用油市场来说,去年至今破获的一系列特大地沟油案件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200万-300万吨,已经占国内动、植物油年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
地沟油的泛滥,导致消费者对整个餐饮行业产生质疑和不信任。对此,卫生部公开征集“地沟油鉴定方法”,北京、海口、乌鲁木齐、北海、昆明等多个城市明令禁止散装油销售,都力图从源头上将地沟油赶出老百姓的餐桌。
但另一项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国每年食用油的销售量为3000万吨左右,但七成都是散装油。昆明餐饮禁用地沟油这一举动,对于餐饮业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云南去年全省食用油销售量为60万吨,其中小包装只占15万吨,其余部分的几乎都是散装油。散装油对比瓶装油成本低一些,每吨成本差距大概在1000元左右。目前由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关系,云南的消费者买油看的还是价格。
“打散”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云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散装食用油在换装、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按照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不管是有资质还是没有资质的散装食用油,都一律不得进入餐馆。除了严令禁用散装食用油,对来源不明、资质不全或包装标识不全的食用油脂,也一律禁止餐馆使用。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涉案金额1万元以下,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涉案金额1万元以上,可处以2到5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产停业,直至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通过建立索证索票、台账、发出公开信、签订承诺书和目标责任,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通过四个阶段开展专项整治,禁止餐馆使用散装油,杜绝地沟油流入餐饮企业。
中高端餐馆不在乎 小餐馆叫苦连连
那么,散装食用油禁入餐馆之后,是否就会提高餐饮业成本呢?
记者走访了几家小规模饭馆时,几家店主都是叫苦连连。在西园路经营米线店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米线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食品,以后买食用油的成本增加了,但米线又不敢涨价,赚的钱肯定要少了,没办法,只有减一点帽子的分量了。”
在近华浦路开盖饭小餐厅的余老板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规范食用油进货渠道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搞“只看包装”的一刀切,因为散装油的优势很明显,就是便宜。一旦只能买有包装的食用油,会给自己的小店带来明显的压力。
和小店主的叫苦连天不同,记者走访了正义路和滇池路几家中高端餐厅了解到,禁令对他们并无影响,因为餐厅一直都是使用大品牌的包装油。
云南餐饮与美食协会副秘书长李孟泽的说法证实了记者的观察。他说,受“散装油禁入餐馆”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米线店、路边小店等小型餐馆。因为对于大中型餐饮店来说,进货渠道随时都有卫生部门来进行检查,每项食材来源都要提供正规合法的进货记录,包括供货商的资质都要进行检查。所以说,大中型餐饮店的食用油一般也只会买大品牌的食用油,比较常见的规格大概在20升/桶。
“有点规模的餐厅投资动不动都是几百万、上千万,一般不会有谁为了贪图便宜去买不正规的食用油,否则一旦出什么问题,得不偿失。”李孟泽表示,正规厂家出厂的食用油其实无论是散装还是瓶装、桶装,之间的价格差异其实并不大,有些品牌的桶装油甚至比某些品牌的散装油还便宜。那些真正有“利润”空间的其实还是地沟油,价格比正规食用油可以便宜一半以上。
本土油企认为是利好消息
散装食用油失去了餐饮业这一块阵地,是否会因此而影响销量呢?尤其是本土企业,在国内大品牌占据大部分江山的情况下,禁令对他们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
本地食用油龙头企业之一的玉溪滇雪粮油公司总经理刘军对本报表示:目前禁散装油进入餐馆这个政策正处于过渡期,这个禁令其实对本地油企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首先是因为以前市场上销售的散装油大多来源地不明,不法商贩以次充好的现象很普遍,但这些劣质油的优势很明显,就是价格低。相比之下,正规企业成本高、价格高,不可能去跟不法商贩进行恶性竞争。禁令出现以后,这些黑心油没有了市场,正规企业的产品将获得更良好的空间。
刘军说,有无包装其实不仅仅是形式问题,因为包装上标明了产品的来源、生产日期等信息,如果油品出现问题,整个制造链和供应链可以进行追溯。方便消费者维权,也方便执法部门顺藤摸瓜。3月份禁令传出后,本地几家油企的食用油销量是有所增加,因此这对正规厂家、消费者来说是有益的。
据悉,从上月中旬开始,为整治地沟油的专项动员部署阶段,行动组将摸清各辖区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脂使用情况,梳理排查监管薄弱环节,通过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誓师大会、集体约谈和签订责任书等方式,使各餐饮单位明确专项行动的政策和要求。5月将进入自查自纠阶段。6月和7月是开展清理整顿阶段,有关部门将探索建立杜绝“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长效机制。
昆明市食药监局食品处处长王利介绍,从去年开始,省外多个地方已有因销售和使用地沟油被判刑的案例,从两年到无期不等。昆明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现有相关违法行为的一定从重处理。
此外,市食药监局还公布了举报电话:0871—8103921。(蒋若梅 白静洁)
●担忧
重“包装”会不会引发造假高潮?
虽然食用油的包装是一张名片,让我们对其“身世”一目了然。但是这也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制假售价的隐患同时也存在着。
“万一有黑心企业回收旧瓶子或者自制假商标怎么办?”几位随机受访市民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滇雪粮油公司总经理刘军也承认,并不是有包装就万事大吉,相关部门的监管也要随之配套。
“目前油品都是一次性包装,瓶子不能重复使用,因为开启后盖子会有破损,瓶身也会被污染,大家看到脏就自然不会去买,但不排除不法商贩想方设法进行制假。”刘军呼吁,对于成品油的包装和质量需要一个配套和持续监督的机制,发现包装有问题就及时查处,就可以有效杜绝这类现象发生。
●观察
打击地沟油 “包装”只是第一道卡
散装油虽然不能和劣质油画上等号,但其存在的多重隐患是显而易见的:来源地不清,进出货缺乏科学、详尽的记录,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旦发生问题无法追根溯源。所以说昆明这次全面禁止散装油进餐馆的禁令,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完美措施,但就目前来说,的确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
记者连日来在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农贸市场中食用油的售价在11元~16元/公斤,这相比桶装食用油来说,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因为5L装的金龙鱼油价格为70元左右。虽然因为品质关系质量有所差异,但差距已经不是天地之别。
况且桶装油的优势不言而喻: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货、换货甚至索赔,光凭这一点,就比“三无散装油”更让人放心。
那么,对于餐馆来说呢?散装食用油和有包装的油每吨差价大概在1000元左右,即每升便宜一元钱。这就印证了许多中高端餐厅的说法:谁也不会为了那每升一块钱的小便宜,去干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
真正的难点恐怕还是在那些多如牛毛的“苍蝇馆”和路边摊上。由于规模关系,由于成本关系,由于监管不到位的关系,这些地方才是地沟油大行其道的灰色地带。地沟油的“价格诱惑”是不言而喻的,比正规食用油便宜一半以上,甚至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正是这样的“低成本”会使得有些黑心商人会铤而走险,为了获利而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还有一点就是,当“有无包装”成了检验餐饮业食用油的第一标准之后,就会滋生出制假售假的空间。可以这么说,已经有黑心商人在为日后制造假包装蒙混过关而蠢蠢欲动了。
所以说,禁止散装油其实只是设置了一道关卡,如何守好这道关卡,如何完善这道关卡,如何让关卡不沦为形式主义或者漏洞百出的摆设,都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这也不是仅仅依靠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各部门积极联动共同治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出力严防死守。
来源:昆明信息港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