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探索贫困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模式

2012-04-26 13:23:3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记者从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获悉,云南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开展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工作,抓紧研究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政策,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探索贫困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于24日至25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召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通过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西双版纳约定》,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建立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区,加强各类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研究和成果运用,努力构建生物安全防范体系,传承和弘扬民族生态文化,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评估监督机制,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等方面形成十项约定。

云南省省长李纪恒在会议期间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而从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区域看,越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越是云南少数民族聚集的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职责相互交织,增加了保护的艰辛与困难程度。要降低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低效率消耗和过度采集,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开发、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李纪恒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落实机制、投入增长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各级政府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担负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各项任务,确保落到实处、取得成效;要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要引导各方力量依法依规地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来,形成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的强大合力。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李怀岩)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福建一女子海沧大桥上驾车“遛马”被治安拘留

兰州一大型货车顶起天桥“推行”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