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助农户编织一条纽带

2012-05-17 10:37:54 来源:云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高原云南历来积蓄着突破封闭的冲动,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至今回响着云南人通江达海的探索足音。而今,生机勃发的七彩云南的独特魅力,更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随着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定位,使开放云南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地上,同时赋予高原特色农业鲜亮的开放色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

优势与潜力并存,机遇与考验同在,市场化、开放型,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跨越的强大引擎。

让龙头舞动一台大戏

这是一条蜿蜒上行的曲线,一个富含商机的信号——近年来,云南的特色农产品外销渐呈走高趋势。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超过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9.2%。在出口农产品中,一半以上出口到东盟市场,七成以上来自蔬菜、烟草、花卉、野生菌等特色产品,其中蔬菜出口额达10.3亿美元,稳占农产品出口的鳌头。

每一个外向型农产品的背后,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与带动。仅“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昆明晨农绿色产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全省各地建立蔬菜生产基地10万多亩,年生产加工蔬菜达20多万吨,带动8万多户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该公司生产的西兰花、西生菜、西芹等160多个产品,在国内大中城市热销的同时,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阿联酋、日本、韩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去年实现蔬菜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主体,既是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也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和农业产业化最主要的发展模式。到2011年,云南省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410户,实现销售收入872.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种植面积达4500万亩,饲养牲畜6400万只,带动1170万农户实现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20%。

龙头虽然舞起,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远不足以奏响唱红现代农业这台大戏。云南省的龙头企业数量仅占全国的2.4%,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仅占全国的0.9%;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3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品牌效益低,龙头企业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仍然是云南省农业的一个基本表征。

山门敞开,重彩抛头。进一步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无疑是云南省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激发高原特色农业全新活力的关键之举。

助农户编织一条纽带

攀越云岭曲折的山路,离不开心手相牵的互助;高原悄然萌动的能量,更需要因势利导的聚合。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户。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程度一样,是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的产业化,更不可能真正做强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业。

“云菜虽然两年前便成为全省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但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到30%。”云南蔬菜产业协会秘书长吴光辉说,全省绝大部分菜农的生产经营模式,仍处于传统的小农式封闭生产经营状态,由此带来产销脱节、标准化生产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和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导致蔬菜产业始终大而不强乃至大起大落。

对此,昆明晨农绿色产品有限公司感同身受:现在世界各国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农产品基地实行备案制已成惯例。但龙头企业面对的是千家万户,而且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较低,企业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实在是难上加难。眼下不少龙头企业更倾向于向农民租地,由公司直接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这样更容易保证生产标准和实施质量控制。

面对一盘散沙,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对接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往往困难重重。云南红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群说:“在云南搞农业投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小农生产集中度太低,公司不得不直接面对一家一户农民,要与农民构建一个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实在太难了。如果农户有一个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组织,龙头企业通过这个组织与农民联结起来就容易多了”。

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虽然已经发展到4500个,但仅占全国的2%左右,而且专业化服务能力弱、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只有进一步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兴办和加入各种经济组织,以及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让分散经营的农户通过合作方式联结起来,组成紧密型的经济联合体,才可能让云岭深处星星点点的闪烁,凝聚成千万道耀眼的七彩霞光。

为产业筑牢一道保险

耕地利用、山区开发、生态保护、农民就业、扶贫增收……今天的“三农”问题现实而滞重。弱质的基础产业、稚嫩的高原特色农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和保障。

在一些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和乡村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让特色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绝非轻而易举,它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课题,攻克一个又一个有形无形的难关。

——各种生产要素弱小离散且相互脱节。以品种研发为例,科研与推广相互脱节现象十分严重。由于缺乏自己独立而完善的种苗研发和推广体系,必然直接制约发展特色突出、地域色彩浓郁的高原特色农业。

——市场流通体系落后及现代物流体系缺失。受此影响,全省蔬菜流通损耗率高达40%左右,造成每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新海丰有限公司罗非鱼养殖已发展到年产26万吨、年销售额30多亿元的规模,其产品经加工后全部出口美国和欧盟,但由于饲料等农资流通环节太多,仅每吨饲料就得增加500多元额外成本,不得已筹建自己的饲料厂。

——农业开发“融资难”和“风险大”。目前蔬菜生产已由传统的保鲜初加工,逐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但云南省蔬菜深加工技术及蔬菜新产品的研发力量还很薄弱,研发费用及生产设施投入资金较大,农业企业投资成本较高而且融资困难;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风险很高、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倘若没有健全的保险庇护,公司和农户随时都可能倾家荡产。

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云岭高原,农业生产要走出综合效益低下、小而全和封闭式生产经营的困境,必须进一步夯实产业要素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前的种苗研发、信息收集和产品规划,到产中的标准制定、技术培训和农资采购,再到产后的包装保鲜、物流运输和市场营销,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建立一个贯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涵盖科技、金融、信息、物流、装备、质量安全等服务要素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高原特色农业才可能真正“特”起来“强”起来,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出大山,到区域化、全球化的大市场中去放手搏击。

高原大山是生存之基,是财富源泉,也是民心依靠。对云南这样一个农业基础薄弱、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后发省份而言,尤其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大各种产业扶持与政策补贴。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强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千方百计为农业营造更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倾注深厚的感情,尽心尽责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出路就在脚下,走出大山是坦途!(徐体义 朱绍云 张锐 熊燕)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宁波

编辑: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北京百荣世贸商城仓库火灾彻底扑灭

中国海军陆战队极寒对抗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