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浙江>文化历史
余杭打造大遗址保护"良渚模式"
2011-08-30 21:03:30      来源:城乡导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余杭打造大遗址保护"良渚模式"

良渚遗址作为中国新石器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它的价值和地位早已得到国内外考古学术界的一致公认。1996年,良渚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一类一号项目;2006年,再次入围国家文物局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7年进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确定的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早在20多年前,国家文物局就指出:“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2007年,在良渚遗址内发现了一座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营建最考究、配置最高级的古城,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严文明先生在考察后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址的发现将杭州的建城史一下提前了近3000年。良渚遗址突出的普遍价值进一步得到了确证。

良渚遗址也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典型范例。数十年间,余杭投入10多亿资金,努力探索大遗址积极保护的新路子,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的步伐迈得更快,在遗址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科学保护、持续利用、民生和谐的新路子,努力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的“良渚模式”。

由于良渚遗址分布面积近40平方公里,面大点多、遗存密集而有规律,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保护工作是世界性的难题,地处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渚、瓶窑一带,要使这么大型的遗址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受破坏,更是一项极为困难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余杭区党委、政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不断在大遗址保护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对良渚遗址既立足遗址本体的保护,又大力营造遗址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以极大的决心、巨大的投入和付出,换来了良渚遗址的安全。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划定良渚、瓶窑两镇242平方公里区域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确立了“以保护为目的,以开发为手段,以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工作思路,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进入实践,由此拉开了良渚遗址保护崭新的一页。

和谐环境:田园野趣好风光

位于良渚遗址区北侧的天目山余脉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石材,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石矿开采业在当地兴盛,至90年代中后期达到极致,遗址区附近分布的石矿达30家,固定资产2000多万,单个石矿的年产量从几十万吨至数百万吨不等。石矿开采的噪声、粉尘污染及对自然山体的破坏成为遗址环境的最大危害,离矿区最近的重要遗址瑶山遗址被周围的6家石矿包围,山上的茶叶也因粉尘污染而无人采摘。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大教授严文明看到了这一景象后提出了严厉批评,指称这一地区已“炮声隆隆如战场”。

省市领导多次进行了现场调研,痛下决心,作出关停石矿的批示。至2002年10月底,良渚遗址区及附近30家石矿全部关停。各级政府为石矿关停投入的补偿经费、劳动力转移和安置经费等直接和间接费用达1亿余元,其中直接用于关停补偿的经费即达2000余万。自2003年开始,良渚遗址管委会逐步实施对矿区的绿化整治,通过人为干预加快石矿的绿化进程,2004年完成了重点遗址瑶山遗址周边的厂区治理复绿工程。

莫角山遗址是良渚遗址的核心区,数千年后,昔日王者的“宫殿”早已消失殆尽,大观山果园、104国道、密集的民居和企事业单位占据其间,使莫角山遗址深受其扰。自1996年始,余杭开始对其进行整治,共搬迁17家企业、拆除1万余平方米建筑物,并投入6800万元资金,对大观山果园129户职工住宅实施搬迁安置。

1997年,104国道彭公至祥符桥段改道工程开工,余杭提出将国道南移绕开遗址区,为此工程造价增加1亿余元。104国道南移改建竣工后,穿越遗址区的车流绕道了,热闹喧嚣的场面消失了。在做好遗址环境整治的同时,余杭还先后投入1亿余元巨资,对老104国道进行整治绿化,使其成为贯穿保护区的一条“生态长廊”。 经过长期努力,良渚遗址已逐步摆脱工业化、城市化的威胁,众多遗址点散落于田间、地头、山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乡村田野气息。

和谐管理:保障遗址生存空间

保护面积大、人口密集的大遗址,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余杭区委、区政府和良渚遗址管委会及时确立了立足保护,兼顾民生的工作思路,逐步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遗址保护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

依法保护首先面对的是遗址盗挖和文物倒卖行为。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良渚文化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文物的经济价值日益上涨,盗挖遗址、倒卖文物现象一度猖獗。余杭为遏制这股文物犯罪风,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并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先后将50余名盗挖良渚遗址、倒卖良渚文物的犯罪分子绳之于法,有效打击了文物犯罪行为,促进了遗址保护。1999年6月以后,盗掘良渚遗址、贩卖文物的犯罪活动基本杜绝。

为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2002年6月,杭州市实施了《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除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良渚遗址保护历史上第一次有了针对性的专门法规。随后,余杭构筑起一张由文物管理、城管执法、国土管理、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联合执法网,依法保护网络更趋健全。

为有效化解遗址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余杭确立了遗址涉及的良渚、瓶窑两镇“跳出遗址区求发展”的思路,使两镇工业重心乃至已建成集镇逐步实现向遗址保护区外的转移,在总体上推动了保护与发展矛盾的解决。与此同时,十分注重民生民情,本着既立足保护,又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得到上级文物部门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采取重点保护,鼓励外迁;因地制宜,适当扶持;以奖代补,发展生态农业等办法,努力解决遗址区内群众建房、企业生产、发展村级经济等问题。这些顺民意、得民心的举动,赢得了当地群众和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并加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近些年来,当地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强化,不仅政府项目,而且农民个人建房、企业改扩建等行为在施工前报经文物部门审批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不仅如此,现在遗址保护区内发生的多数违章建设行为,文物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内接到群众举报,使遗址避免遭受进一步破坏,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和谐利用:

远古文明新华彩

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密不可分,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更深层次的保护。一直以来,余杭积极探索对良渚遗址的合理利用,努力打造大遗址保护的良渚模式,使优秀遗产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光华。

良渚文化博物馆(老馆)兴建于1994年,随着良渚遗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规模小、藏品少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最大障碍,老良渚文化博物馆已不适应新的展览要求。按照“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目标,余杭采用新型市场化模式,启动良博新馆(良渚博物院)建设工程。新馆由万科出资建设并无偿移交政府,由政府负责室内陈列展示,这一模式保证了博物馆的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该馆由世界一流设计师戴维·奇普菲尔德担纲建筑设计,总投资1亿余元,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在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联合举办的世界建筑评选中获得“最佳公共建筑奖”。

2007年,余杭又启动了“大美丽洲”旅游综合体建设工程,其核心区域1000余亩将打造成集考古体验、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成为山水、人文、古今和谐的“美丽之洲”。目前,投入6.5亿元的良博院周边808亩区域的“美丽洲”公园已经建成。

余杭区委、区政府和良渚遗址管委会立足遗址保护,下大力营造和谐环境,强化和谐管理,推进和谐利用,悉心呵护了良渚遗址这座先人遗留的宝贵财富,使她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这也为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城乡导报 编辑:张少虎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更便捷更安全 两部门回应社保卡六大热点问题
铁道部部长:高铁适当降速 确保运输安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