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利比亚客机坠毁103人死亡 10岁男孩幸存|朝鲜称成功开发核聚变反应技术|英国新首相夫人萨曼莎·卡梅伦的5张面孔|
控通胀需调控强劲需求
2010-05-14 08:11:00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 刘利刚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4月经济数据,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中国经济的主要经济数据在二季度的首月均表现平稳。

需要指出的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几项指标,其中一大类是各主要价格指标。CPI同比上升了2.8%,创下数十月来的高点,离央行的政策门槛3%也仅有一步之遥。PPI同比上升了6.8%,大大高于市场预期的6.5%,也创下经济危机以来的高点,同时意味着未来其向CPI的传导力度将更强。由于价格趋势形成后,短期内将很难被改变,因此相关的政策需要提前入场,控制价格上涨趋势以及价格上升预期。

超出预期的另一大类数据是信贷数据。4月份的新增贷款超过7000亿元,大大高于市场预期。同时,M1同比增速再度突破30%的关口,预示着市场流动性的过剩。之前,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让市场开始担忧信贷数据超增长。果不其然,信贷数据不仅超增长,而且超出的幅度整整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这不得不让市场担忧未来的收紧步伐将更加“超预期”。

笔者认为,与目前央行不断发行各种期限央票,同时升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的各项调控举动相比,中国的加息也不能再显得犹豫。按照目前CPI上涨的惯性来看,5月份的CPI同比增速将超过3%,6月份则会超过4%,与其到了数据公布时再度拉响“红色警报”,不如针对目前的物价上涨趋势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控,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加息。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目前的各项调控政策,来读懂为什么调控频出、经济过热的脚步却越来越近。目前,央行的主导策略是调整流动性。但实际上,控制流动性以及信贷节奏,控制的是供应而非需求。试想一下,企业无法取得信贷,就无法扩大再生产,而过少的商品进入市场,却遇上了强力的市场的需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短期控制货币供应,并不一定能减轻通胀压力,反而可能强化价格上涨的趋势。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使热钱不断流入,导致外汇占款增加,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央行的收紧流动性政策效应打了折扣。

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通胀也需要控制需求,如果一味地促进内需而忽视可能出现的供需缺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价格上涨的压力。为什么加息能够控制需求呢?第一,企业会因为融资成本的提高,减少对目前产能的投入,这与单纯控制信贷产生的“融资难”的结果截然不同,因为“融资难”不会降低企业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融资成本的提高会使企业择优选择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并逐步减少对生产的投入,从而也减轻对上游产业的需求。第二,老百姓会因为银行利息的提高,将更多的现金存入银行,这就减少了他们的短期需求。目前M1增长过快,也反映了由于负利率的长期存在,居民不愿意把流通中的现金转变为定期存款,从而加重了市场上的流动性压力。第三,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在物价上涨压力上升时启动加息,有利于增强普通居民对管理层控制通胀的信心。

(责任编辑:侯彦方)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二战女间谍们的传奇人生
她们中甚至有选美冠军,她们兼具美丽和勇敢,是反法西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力量。 >> 详细

论坛
NBA啦啦队展现运动之美
容貌不如明星娇美,身材又比明星健壮,但她们能完成很多高难度动作,拥有独特的运动之美。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