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观天下 知中国

外贸转内贸企业要转变思路

2012-06-21 07:37:00 来源:国际商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虽然5月份进出口额出现好转,但未来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外需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但记者从消博会上了解到,一些中小外贸企业不是不想转,由于产品不对路、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等,企业想转内销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内外贸在定位、导向方面有很大不同,企业要想实现转型,首先要转变思路,其次适当的成本投入、根据国内市场对产品进行调整优化也是必需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专家同时提醒,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转型,企业还是要根据目前的市场定位、未来发展方向等量力而行。

外贸产品不对路

“我们目前的产品都是跟着国外的订单走的,很多产品在国内并不适合。”宁波万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曹先生表示,国内很多产品也都是根据国外市场量身定做的,例如扫帚,其长短适合国外人的身高,拿到国内需要改良。

东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谢先生说:“做国内市场太累了!比如电器产品,企业现在只负责生产就行了,如果做国内市场,还需要增加售后服务等人工成本,不划算。”

内外贸差异大

事实上,上述企业反映的情况在很多完全依赖出口的企业中都存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出口企业并非不思进取、不愿意改变现状,由于渠道建设、品牌定位、经营模式、交易方式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使得外贸企业和国内公司合作存在诸多障碍。

对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先海表示:“内外贸在定位、导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市场分割严重导致隐性成本过高,使习惯了订单生产的企业难以适应国内消费市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适合转型,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国内国外市场有很大的差异,转型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样看就显得很不划算,企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而定。”针对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表示。“无论是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还是国内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都有一个市场对接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市场,企业也要转变思路,要以创新思路开拓新市场,看准市场发展方向,统筹考虑新市场的机遇与风险,转型才能更加顺畅。”白明表示。

转型要先转思路

“转型就应该转变思路,想要适应国内市场就必须作出改变。”黄先海说。

白明也表示:“目前国内部分外贸企业总觉得自己生产的产品国内消费者不接受,但却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不接受,是真的缺乏需求,还是潜在的需求没有被激发出来?”他还以非洲卖鞋的经典故事为例表示:“很多商机都是挖掘出来的,并不是等出来的。”

黄先海也称:“即便国外产品开辟中国市场,为了满足新的需求,也要作适当的调整及优化,国内的外贸企业也应该有这个意识。”

对于企业转内贸的想法,一些专家表示支持,并给出了建议。

黄先海表示,外贸企业如果打算做内贸市场,就要积极了解和尽快熟悉内贸的运行机制及方式,同时为满足国内新的消费需求积极作些改变。

白明也认为,企业在部分转变市场方向时也要配合一些产品的升级改造,有需求适应国内的需求,暂时没有需求也可以考虑是否可以通过促销推广等方式赢得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做出品牌赢取更大的商机。

不过,白明和黄先海都表示,外贸转内贸、内外贸并重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但并非权宜之计,也非一朝一夕就能显现效果,企业长期探索努力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