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一直是太空科技领域的先行者。但随着各国航空航天实力的迅速上升,美国的太空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专家指出,美国过于注重太空军事而且忽视与其它国家合作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而与此同时,其它国家则在自主研发、国际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随着航天强国纷纷上天跑马圈地,太空与地球一样走向了“全球化”。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据《华盛顿邮报》7月9日报道,美国科技咨询公司Futron日前针对全球太空竞争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太空“全球化”比大多数美国人所认识到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目前,俄罗斯、中国、印度、以色列、日本、韩国6个国家和欧洲航天局已具备发射精密卫星和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能力,而且这样的计划越来越多。Futron公司总裁约瑟夫•富勒指出:“系统而竞争力强劲的航天力量正威胁着美国的太空霸主地位。”
相比之下,美国的太空项目却有些拖拖拉拉。美国航天飞机预计将于2010年全部退役,新型载人飞船“奥赖恩”(Orion)最早要到2015年才能投入使用。美国将有至少5年时间需要依赖俄罗斯的飞船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美国太空专家们“在谈到美国民用太空项目的未来时,充满了沮丧、失望和忧虑”。
美国在卫星发射和制造数量方面的优势也正在流失。在1998年,有121个美国制造的卫星进入了地球轨道,2007年,只有53个美国制造的卫星被发射,占发射总量一半。虽然美国私营航天工业的收入是全球航天企业收入总额的75%,军事卫星数量是其它国家的总和,但其它国家面对美国在这两方面的绝对优势也不是无所作为。俄罗斯在太空军事方面的投入自苏联解体后大幅增长,日本今年5月也通过议案,允许自卫队“出于防御目的军事利用太空,这样政府就有权发射高精度的间谍卫星,并为日本卫星制造企业带来巨大商机”。
***偏重军事画地为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格里芬说,在阿波罗计划时代,美国耗费上千亿美元获得了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但基于通货膨胀等因素,NASA获得的财政预算从1992年开始已经减少了20%。他说:“美国今日的成就靠着40多年的努力得来,但目前的投资无法保证美国继续保持领头羊地位。”
Futron公司报告指出,NASA每年获得170亿美元的资金,与其它国家的民用航天机构相比虽然数额不少,但在整个联邦预算中仅占0.6%,还不到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军用太空项目开支的一半。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美国太空预算中军事项目资金比例也是最高的。
此外,美国为了防止高端太空技术外流所采取的措施也阻碍了它与其它国家间的合作,更限制了其它国家购买美国制硬件的意愿。美国《国际武器贩运条例》(ITAR)规定,所有与军事技术相关的信息只能向获得国防部批准的美国人或其他个体透露。可能具有民用和军用双用途的技术的出口必须获得美国国务院的批准,而不是商务部。这样做的结果是:其它国家资助研发和制造的火箭和卫星数量突飞猛进,为了回避美国的出口限制,很多国家政府选择从欧洲购买卫星,在中国、印度等国家发射。
美国太空和国家安全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表示:“我们正在放弃民用太空的制高点,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将产生巨大战略性影响。其它国家正在加强太空合作,他们互相分担成本和风险。就因为对太空技术输出可能转为军用的担忧,我们拒绝了全球化。”
***太空迎来“战国时代”
当美国在太空领域减速慢行,其它国家却在大步冲刺。中国“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实现了载人航天,陆续将3名宇航员送上太空。“神舟七号”也将于今年10月发射,并将进行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印度也宣布将进行一项载人航天计划。欧盟将在11月份就是否与俄罗斯展开载人航天合作做出决定,俄罗斯正在建造“联盟”(Soyuz)-K新型登月飞船。
在月球探测方面,日本与中国目前都有卫星在绕月运行,印度“月球首航1号”(Chandrayan-1)预计将于今年9月发射升空,NASA和俄罗斯也计划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但很多太空分析专家认为,中国将在人类重返月球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在卫星发射方面,俄罗斯、中国、印度成为很多国家发射卫星的首选国。2008年4月,印度自行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C9搭载了10颗卫星上天,创造了印度航天的历史。以色列也已成为发射纳米卫星(nanosatellites)的中心,这种超小型卫星的重量在11磅到110磅之间(大约5公斤至50公斤之间),成本低,质量好,一枚小型火箭一次就可以发射数百颗纳米卫星。韩国与巴西也推出了加快太空项目发展的计划,并有望成为低成本卫星发射国家。韩国自行研发的二级太空运载火箭(KSLV)-1已进入测试阶段,未来将把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麦麦/环球周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