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尚>奢品>收藏私享
中国艺术博览会应该学会的艺术商业与商业艺术
2011-08-24 10:37:04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中国这个当代艺术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国度中,观者对它是怎样的印象和思考呢?在中国还是学院派绘画大行其道的时候,巴塞尔艺博会上已经难觅绘画踪影,展会的学术与商业的平衡,藏家与卖家的互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中国艺术博览会应该学会的艺术商业与商业艺术

2011年6月15日第42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巴塞尔ArtBasel)在瑞士小城巴塞尔拉开帷幕。“世界艺博会之冠”、“艺术奥林匹克”、“艺术暖巢”、“艺术卖场”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巴塞尔艺博会的美誉,其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交易额更被视为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巴塞尔艺博会的入选门槛很高,能入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已经成为各国画廊和艺术家的荣耀,这可能也是它历经40余年仍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像很多能搞噱头的电影宣传一样,巴塞尔的主办方也是个会吊人胃口的高手。巴塞尔艺博会2011年的准确时间地点,基本日程安排,早在开幕的一年前就公布在官方网站上。2011年初,就不断地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第42届艺博会的情况。3月公布“艺术画廊ArtGalleries”版块有35个国家近300家参展商参展,参展艺术家近2500位;4月公布“艺术宣言ArtStatements”版块推出新晋艺术家个展;5月公布“艺术无限ArtUnlimited”版块有62个项目,且大腕云集;6月公布“艺术无处不在ArtParcours”版块在巴塞尔多个著名地点展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此外还介绍了“艺术特色ArtFeature”、“艺术电影ArtFilm”、“艺术出版ArtEdition”板块等等。不断的造势让人们对巴塞尔艺博会充满了期待。

学院派身影难觅,作品似曾相识

我对巴塞尔艺博会上的参展作品类型的总体感觉就是——学院的影子几乎为零,那种用画笔勾勒、或是用笔触来表现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几乎找不到踪影。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作品似乎还不敢脱离学院太远,其形式还是摆脱不了学院的影子,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整个艺术氛围以及艺术评判理念使中国的艺术家还不太敢挣脱学院的束缚。中国艺术家也许最害怕别人批判的就是,连最基本的绘画功力都不行,他的创作作品又能好到哪去呢?所以在绘画中有意无意的总是要表现一种技法上的功力。而整个巴塞尔艺博会充斥着各种离奇古怪的材料和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艺博会上西方国家的画廊和艺术家还是占据着大部分比重,毕竟这是在欧洲举办的艺博会,出于地缘的缘故,有这样的构成也是正常的。就像亚洲的艺博会以东方国家和艺术家为主是一样的)。似乎他们已经摒弃“传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更专注的是艺术观点的表达,和各种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组合中散发出来的艺术感染。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的艺术类院校已经不再需要苛刻的素描、色彩、造型等训练,艺术学生、艺术家、艺术实践者似乎已经从这些束缚中更彻底地解脱出来,似乎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足够艺术感观和认识就能成为一位艺术家。

博览会的布局还是很清晰的,当代艺术的作品占大部分,但在展厅一层也集中了一大批1900年代——1970年代的作品。罗斯科、西格玛·波尔克、理查德·塞拉、弗朗西斯·培根、贾科梅蒂、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作品都能在展会上看到。看了这些作品其实就很容易理解西方的当代艺术为什么“挣脱”的那么彻底,因为他们的挣脱过程早在1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代艺术家就更不胜枚举了,此处不在啰嗦。

虽然觉得西方的当代艺术对传统的挣脱地更为彻底,更为广泛,但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至少没有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绝大部分的作品都似曾相识,总感觉“这东西,中国艺术家也有人玩”。国内似乎也有艺术家在用相似的理念,或是运用相似的材料。不知道是中国在效仿国外还是国外在效仿中国,还是说他们惺惺相惜,巧合地同时想到和运用这些理念、材料或形式。当今的艺术真的是很难再给他们归类或定义作品的形式,说它是雕塑也行,说它是新媒体也可以,大家通常把这种不知道该归为哪类的作品叫做装置。巴塞尔艺博会上这种装置就很多,整体上来看巴塞尔艺博会上的展出作品做的很细致,似乎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敲打了细节的部分。能发现生活中的细微地方,并且把这种细微的地方放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点TAG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