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2007-09-26 17:06

 

我国食品安全立体工作格局已基本确立

惠鲁生说,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全国性会议,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已基本确立。

“在这个立体化的工作格局下,我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惠鲁生说。

统计显示,2007年一季度,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2.8%;36个城市猪肉样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的合格率为98.8%。22个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监测合格率为99.8%;孔雀石绿污染监测合格率为89.5%。

惠鲁生认为,近年来最大的收获是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吃什么安全”成为老百姓讨论的热点话题,并把食品安全状况的好坏作为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明显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逐渐形成。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获取经济效益,应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企业自身发展。

“多管齐下”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国务院制定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期间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惠鲁生说,根据《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多管齐下,切实构筑起一道食品安全防线。

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建立食品质量监测直报点。

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察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察专员制度。

建立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逐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制度和体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诚信环境,创造食品安全诚信文化。逐步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档案,推行食品安全诚信分类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建立食品企业红黑榜制度。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和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

完善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制订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准入程序。

“此外,还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惠鲁生说,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能力。(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来源:新华网 编辑:肖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