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统计局发展回顾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2007-09-27 11:45

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大中城市已基本完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初步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推进机制,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大量科技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达70%以上。2006年我国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已拥有45828个企业,从业人员达574万人,实现产值35899亿元,年出口额达1361亿美元。多数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深圳市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81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1.9%;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653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7.9%。济南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经过近年来的努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2006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6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3%,连续五年实现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

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以城市,特别是以大城市发展为代表的、城市区域空间为主体发展的新格局日益显现,一些区域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由于城市群在本质上打破了行政区划的束缚,在一个巨大的城乡交融区域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经济活动不再局限于某一行政区内。跨地区的产业集团、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从组织结构上确保资本、技术、信息等更加畅通无阻地向全国流动、扩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2006年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包括市辖县)地区生产总值7830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37.4%。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39613亿元,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21618亿元,环渤海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7074亿元,分别占全国GDP总量的18.9%、10.3%和8.2%。200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包括市辖县)分别为37819元、49093元和32036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735元、33009元和15952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城市加大了改善投资环境的力度,加强了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为吸引更多优质外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新签外资项目(合同)数30024个,项目(合同)金额13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0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1.3倍、1.7倍和1.5倍。

五、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一)交通设施日趋完善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公路客运量达181亿人,货运量144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1.6%和37.7%。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境内铁路营业里程达7万公里,铁路客运量达132414万人,货运量312649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5.1%和44.0%。提速网络里程达到1.7万公里,大能力铁路煤运通道正在形成,铁路枢纽改造取得积极进展。铁路基本掌握了时速160公里成套技术,成功开行2万吨煤炭重载列车,第一条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上海磁浮交通建成投产。

截止2006年末,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40个,国际定期航班通航42个国家的91个城市。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市辖县)民航客运量达22621万人,货邮运量656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2倍和1.1倍。

200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拥有公交汽(电)营运车辆29万辆,比2002年增加6.5万辆,全年运送乘客达4624亿人次,是2002年的13倍。每万人拥有公共交汽(电)车数由2002年的6.8辆提高到7.9辆。出租车80万辆,比2002年增加2.5万辆。城市道路面积33亿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由2002年的6.43平方米增加到9.06平方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底已有10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达440公里。2006年有6个城市正在施工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373公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