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孔祥瑞:30多年攀爬云梯高度超过57.6万米
2007-09-28 11:49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蓝领专家”孔祥瑞在天津港码头工作30多年,每次穿上工装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爬上门机端柱,仔细检查设备运行的旋转、走行、起升、变幅,排查故障。门机高32米、86级台阶。30多年来,孔祥瑞攀爬云梯的高度超过57.6万米,相当于攀越了65座珠穆朗玛峰。

正是凭着30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攀爬”,把设备故障作为研究课题,孔祥瑞共取得170多项科技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超过亿元。

2001年,天津港冲击亿吨目标,他所在的公司当时设备的极限量距年指标相差近三分之一,怎么办?孔祥瑞通过研究设备,细心观察发现,门机抓斗在放料时,纵向斗瓣先打开,既而横向斗瓣打开,一前一后间,起升动作会出现10秒钟左右的停滞现象。

为了争抢这宝贵的“10秒钟”,孔祥瑞与队里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改造门机的“大脑”——主令控制器,把抓斗起升、闭合控制点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形,让上述两个动作沿新轨迹,用一个指令同时完成。结果,门机每完成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干480吨。推广后,使公司超额完成了当年的任务。这种操作法后来被天津市总工会命名为“孔祥瑞操作法”,在全国推广。

孔祥瑞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成为家喻户晓的“蓝领专家”。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技能大奖”等20多项荣誉称号。然而,孔祥瑞并没有丝毫骄傲与满足。

孔祥瑞的工友、天津港煤码头公司操作一队队长龚庭钢说,虽然自去年开始,孔祥瑞作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人物受邀奔赴各地宣讲,但他心里最惦记的仍然是码头上的设备。前不久,老孔从外地赶回家已是凌晨2时,可早晨6时他就爬起来,驱车百里,从市里来到码头,他穿上工装又爬上联合运输系统的转接塔上检查设备,一丝不苟地排查设备故障,一如既往地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技术革新中。

今年8月15日,主要由孔祥瑞设计完成的电缆卷筒防出槽、脱落保护装置再次获得国家专利。该装置可避免港口大型机械电缆损坏、拉断事故,避免人员伤亡,每年可为公司节约维修成本100万元以上、创效1700万元以上。而这种新装置的研制及安装费用每台不足3000元。今年以来,孔祥瑞带领队友又进行了17项技术改造和发明。

在孔祥瑞精神的带动和感召下,目前天津港已形成“找问题、出点子、搞创新”的氛围。孔祥瑞有个记工作日志的习惯,小本子每天随身携带,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孔祥瑞所在的操作一队正在将这一做法继承下来,每名员工只要发现设备问题,均及时向队里汇报,队里再把这些问题的原因及修理办法整理分类,有机械类、液压类、电气类等,每一类再细分若干小类,计划近期出版《系统设备维修指南》,供同行参考。目前,该队已总结整理出200多个故障的判断和排除方法。

老孔的先锋模范作用像一面旗帜、一个坐标,指引着全队200多名职工。这个队被天津港命名为“孔祥瑞操作队”,并被天津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奖牌,维修班荣获交通部“全面质量管理成果奖”。目前,煤码头公司迎来历史上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今年前9个月吞吐煤2600万吨,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全队设备完好率由以前的95%提高到99%,达世界先进水平。

孔祥瑞在码头上对记者说:“我也学习孔祥瑞。”在他看来,“孔祥瑞”这个名字已不属于他自己,而是一个集体——一个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集体,是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的缩影。

现在已成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的孔祥瑞只要迈进码头,仍要坚持攀爬塔机排查故障。他说,设备永远有缺陷,技术创新的过程就像“登山”。只是,山峰有尽头,而创新没有止境。

(来源:新华网 记者满学杰、张泽伟)